肉摊为使肉看上去新鲜悬挂红灯 忽悠消费者
http://www.qm120.com2008-07-02 10:15:01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消费者:
红光晃乱了我的眼
家住呼和浩特市团结小区的张老太太前几天在自家附近的菜市场选购了几斤猪肉,回家后发现肉的颜色暗淡无光,与先前在菜市场看到的鲜红透亮判若两样。琢磨了半天张大妈才醒过味,一定是菜市场鲜肉柜台上的红光晃乱了自己的眼睛。市民朱先生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他告诉记者:“平常买肉时一般人都从肉的颜色判断肉质是不是新鲜,根本没想过这灯光会给肉的颜色‘掺假’。”
寻常百姓家几乎每天都要去市场或超市买菜、买肉,但是很少有消费者会注意到食物柜台上方挂着的若干盏灯。
灯光下,展现着鲜灵、诱人的食品。知情者告诉记者,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同摊点上亮着的灯也不一样:生肉区用红灯,鱼虾区用蓝灯,面包专柜则会选择使用黄灯,不少用心良苦的商家们自掏腰包,为自家经营的食物柜台进行“灯光设计”,只为“装扮”所售食品,吸引消费者。
生肉摊主:
没红灯生意少了一半
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一家灯具专卖店,店主一席话揭开了“红灯计”的遮面纱:“红色的灯光是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进而产生兴奋、激动等各种心理反映的颜色,在红色灯光下看东西,极易造成视觉上的疲劳,在红光下时间久了,眼睛就很难分辨出食物外观上的一些微妙变化;蓝色往往使人感觉到寒冷,所以蓝色灯光最适合作为冷冻食品的标志色;黄色光感最强,容易让人想起丰收的五谷和甜美的食物。所以看用什么灯,就大致知道他们卖什么食品的了。”
果真如此吗?记者当即走访了呼和浩特市多家蔬菜批发市场。果然,在不少肉类摊位的上方,都悬挂有一盏红色塑料灯罩的吊灯。在一盏盏红灯的映射下,案子上的生肉格外鲜亮,新鲜无比。即使在一些室内光线很好的超市里面,肉类摊位的上方也都同样亮着红灯。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摊主,他们说:“挂红灯是的一个‘传统’,必须天天都要亮着,保证让肉更‘好看’。”当记者要求将红灯关掉看一下时,案子上的肉立刻变了模样。“前一段时间我的灯罩坏了,修了3天,在那3天里,生意明显比平时少了一半。”一位摊主直言不讳地说。
记者随后走访了展东路、海东路、中山路、大学路、乌兰小区附近等10余家菜市场和超市,其中9家菜市场生肉区上方都挂有红灯或暖色的灯,仅有2家超市由于肉区和其他区在一起而共用白炽灯照明。
工商部门:
没规定的不能挂红灯
对此,有消费者担心会有个别黑心摊主施“红灯计”贩卖不新鲜的肉品。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工商部门。工商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对农贸市场或超市灯光使用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说目前没有规定的不能用红灯,也没有人能证明灯光颜色对辨别肉的新鲜程度会产生影响。顾客在购物时只能尽量做到不受灯光的干扰,而采用多看、多闻等其他方式辨别肉质好坏。
呼市消费者投诉热线的工作人员则称,使用红色灯罩改变了商品的本来面目,会给消费者识别商品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只要肉的质量不出问题,就无法归罪于“红光”。购买时只有提醒消费者自己多注意了。若是因此购买了劣质食品,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记者手记
快还食品“真面目”
□韩雄亮
市场上许多靠灯光“扮靓”的食品,让人眼花缭乱,消费起来不放心。
为食品设计灯光,有人是为了吸引购买者的眼球,而有的则是为了“遮丑”。消费者需要的食品只求给身体带来实实在在的营养和健康,不必要的“装扮”非但不能提升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反而还会给消费者带来许多额外的经济负担,也浪费资源;至于那些靠灯光“遮丑”的食物尤其令人担心。不少食物单凭肉眼原本就很难分清好坏,在加上红红绿绿的灯光,恐怕就更难鉴别优劣了。
食物不需要如此“化妆”。应该尽快出台个规定,还食品以“真相”,为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 CeraVe庆祝“与皮肤科医生一起开发”护肤品二十周年:向皮肤屏障科学和创新致敬20周年
- 长效全人源靶向TSLP抗体HBM9378/WIN378启动治疗哮喘的全球II期POLARI...
- 利奥制药慢性手部湿疹创新药Anzupgo®(德戈替尼乳膏)获批落地粤港澳大湾区
- 药物设计与AI的创新融合:维亚生物的前沿探索
- 仑伐替尼联合疗法重磅突破: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点亮生命新希望
- 《零售药店常见轻微病症健康管理规范》正式发布
- 韩国科玛第二家美国工厂全面投入运营,在美国构建韩妆"关税安全区"
- 科利耳推动中澳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深耕本土听力行业
- 药明生物五个生产厂通过美国FDA上市批准前检查,商业化预充针灌装厂首获批准
- 蒲公英创投战略投资迈德凯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