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鲜令”正式结束 巴氏奶恢复鲜奶正身
http://www.qm120.com2008-06-10 09:33:31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巴氏奶恢复鲜牛奶正身
争执3年之久的“禁鲜令”终于划上句号,巴氏杀菌奶从此得以恢复“鲜牛奶”的正身。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液态奶标识标志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明年起,以生鲜牛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处理的巴士杀菌乳标“鲜牛奶/乳”。
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望在明年初在市面上见到重新标“鲜”的包装。
巴氏奶应标“鲜牛奶/乳”
按照《通知》的要求,明年1月1日起,用复原乳作原料生产液态奶的,要标注“复原乳”,并如实标注复原乳所占原料比例;以生鲜牛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处理的巴士杀菌乳标“鲜牛奶/乳”;以生鲜牛乳为原料、不添加辅料、经瞬时高温灭菌处理的超高温灭菌乳,则标“纯牛奶/乳”。
同时《通知》表明,对于部分原标签存有库存的企业,企业经过申报核准后,可适当延长原标签的使用期限,原标签使用截止日期为2008年10月31日。
“鲜”包装明年初可上市
“企业的包装材料订单一般以季度来定,燕塘会先搜集现在企业包材的库存情况,让市场消化掉这部分的剩余再推出新的包装。”昨日,燕塘乳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而记者从另一家巴氏奶生产企业香满楼也了解到,目前其正在盘点旧包装的库存。香满楼副总经理周冬青表示,香满楼包材的订单已下到12月中旬,消耗掉库存后,香满楼会找专人设计重新标“鲜”的包装,估计明年1~2月,香满楼会推出新的包装。
昨日,记者走访广州部分大型超市了解到,业界所关注的“禁鲜令”并没有在消费者中引起多大的关注。大部分受访市民均表示没听说过“禁鲜令”,也不知道巴氏奶和常温奶在营养等方面究竟有什么区别。
市民陈向记者表示,市面上乳饮品的种类和名称繁多,国家要求企业标明是鲜牛奶还是纯牛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可让消费者做到明白消费。
业界展望
“禁鲜令时代”结束 巴氏奶市场有望回暖
“这使争论不休已足3年之久的"禁鲜令"最终划上一个句号!”对于《通知》的下发,广州市奶协理事长王丁棉如此表示。
据了解,此前围绕“禁鲜令”的争论,引发了中国两个奶业协会之间、巴氏奶阵营与常温奶阵营之间、代表奶农利益一方的农业部与代表常温奶利益一方的国标委之间多层级多元性的争论,甚至多个地方出现奶农杀牛倒奶的现象。
由于“禁鲜令”规定巴氏奶不能标鲜奶,只能标“纯牛奶”,从而使巴氏奶失去了与UHT常温奶竞争最为有力的武器,市场空间受到一定积压。
王丁棉告诉记者,在国际市场巴氏奶是消费主流,而国内巴氏奶比例却只占17%左右,与常温奶的市场份额大概是3∶7。而且在“禁鲜令”出台这几年来,其增长幅度仅为3%~5%,大大低于其他奶品的增长幅度。
“按照以往的情况,香满楼每年的增长幅度均在15%~20%左右,但这几年,因为巴氏奶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香满楼这三年的增长幅度仅在6%~8%之间。”周冬青告诉记者。因此,此次下发的《通知》对巴氏奶企业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
但王丁棉也坦言:“目前,政府部门对巴氏奶的宣传力度不足,而且消费者多年来已接受了常温奶的口感和方便性,因此要表现出其他奶制品一样的高发展指标,在短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
- 强生启动"双重人生"行动,在亚太区助力炎症性肠病患者兼顾疾病管理和人生追求
- 欧姆龙健康医疗血压计销量突破4亿台
- 依视路星趣控®镜片成为首个且唯一获得美国FDA上市许可的延缓近视加深的眼镜镜片*
- 辐联科技宣布完成7700万美元融资,加速全球放射物管线开发及比利时生产设施建设
- 锐正基因完成7,500万美元A轮融资,开启与西藏药业和康哲药业的全面战略合作
- Pierre Fabre Laboratories携手基金会开展乳腺癌宣传
- TriNetX入选2025年医疗保健软件公司25强
- 希华医药与吉利德签署独家授权协议
- 健力多携手京东健康发布《骨关节健康白皮书》,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金赛药业长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获批上市,辅助生殖促排治疗进入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