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媒体报道也可能给观众带来心理创伤
http://www.qm120.com2008-05-20 09:39:47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自5·12地震灾害发生以来,全国各媒体都在积极关注灾害进展及灾区人民现状,使更多的人了解到灾害现场的真实情况,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灾害救助当中。
但是,四川省心理学会应用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薇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提醒大众及媒体:媒体报道也可能给观众带来心理创伤。
吴薇莉说,现在有些媒体报道非常真实地呈现了现场满地瓦砾、尸体的惨烈景象,有些没有到过灾难现场的人,通过媒体报道看到这些景象,也会形成了心理创伤,会有创伤反应——比如创伤画面不断“闪回”,感觉紧张、难受。从观众的心理防护角度有所考虑,她建议媒体对现场进行报道时,不要过度渲染那些过于惨烈的镜头、场面,对于可能引起观众创伤的照片进行筛选。
她认为,媒体应对正面信息与信息的呈现比例和度有所把握。知道救援人员已经修通通道,正在徒步前进奔赴灾区……这些信息都会增加幸存者的生存动力,也都会给亲属带来希望,使他们情绪稳定,也使整个社会情绪稳定。不过,全部是全力救助、感恩场面,全部是正面报道也不能带来比较好的效果,反而会削弱周围人道救援的积极性和力度。
吴薇莉告诉记者,今天(5月17日)已经是灾难发生的第5天了,她所在的救助中心电话几乎要被打爆,四川各医院都希望能有心理专业人员给他们的护士、医生、病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问题已经显现。她建议媒体,这个时候应该增加对于危机干预机构、危机救助措施的报道,增加人们心理应激基本常识的报道。比如,让更多人了解,恐慌、焦虑、自责、后悔等情绪都是灾难之后正常的反应,不要因此产生新的恐慌和焦虑。指导人们正确应对个人心理危机。
如今,通过MSN、博客、短信,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体,我们在这当中应注意什么?吴薇莉说,最重要是信息的正确性,避免错误信息传递。前段时间成都出现恐慌,全城哄抢水、食物,到银行取钱,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就是因为信息的误传。她说,“不传谣,不信谣”说起来简单,但是有时我们不知不觉中就会去做。当我们得到信息时,首先要让自己停一秒钟,去判断,然后再反应,而不是本能地直接反应。(张茵)
- 尚高(SISI.US):成立细胞数字事业部 细胞资产上链打通全球市场
- 泰安心•种无忧----《长寿时代安心种牙白皮书》在京首发
- 积算科技推出AlphaFold3"即点即用"算力服务,现已开放免费试用
- 默沙东注射用头孢洛生他唑巴坦钠(注册商标:卓利达®)正式在华上市,开启复杂耐药菌感染治疗新...
- 千亿级医药市场加速崛起 第八届成都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将开启行业新机遇
- 第三十三届成都医博会招商启动 | 聚势西部医疗,赋能产业升级
- 关于诺和诺德禁令的争议进入仲裁程序,KBP将持续抗辩
- 复锐医疗科技"钛提升"项目即将引入中国大陆
- Intas & Accord收购Prothya
- CIS-Asia 2025 全球制药先锋齐聚上海,解码下一代医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