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壮年自杀升65% 精神病人士风险高近37倍
http://www.qm120.com2008-05-06 09:49:23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中新网5月5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近年30至49岁壮年族的自杀个案,远较90年代中期明显增65%。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分析显示,除有精神毛病人士的自杀风险明显高出近37倍外,独居、失业及负债等情况,会令自杀风险较一般人高3至8倍,特区政府应对此加强防止自杀工作。
香港1996年30至49岁自杀死亡个案共294宗,自杀率每10万人有10.4人。至2003年,此年龄组别自杀死亡人数大增至484宗,自杀率升至每10万人有18.9人。
为了解此组别自杀问题恶化的因素,港大防止自杀研究中心于2004年3月起,透过卫生署法医科成功访问29名自杀死亡个案的亲属,并透过死因庭向事主家属发信调查,成功访问了56人。
研究员根据两者一共85宗自杀死亡个案亲属填写的问卷数据,包括自杀者生前健康、居住、婚姻、就业状况等分析,发现自杀者出现情绪病比率高达每2个有1个,另20%有精神病、14%是病态赌徒。
53%人失业或就业不足,40%人处理不到债务问题、半数人曾有企图自杀纪录、23%家庭内曾有人自杀。分析显示,患精神病、负债、失业、从未结婚、独居会直接增加自杀风险。
他们近半数人是烧炭、逾30%跳楼身亡、逾10%吊颈死,80%人是在家中自杀,40%人自杀前有留下字条、日记或信件交代遗言,45%曾有意无意向亲友透露死念。值得留意的是,25.9%早在自杀前两个月或以上已有自杀计划,但只用一天决定自杀,最后有15.2%人自杀亡。
研究指出,在华人社会中,有否工作往往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挂钩,对于30至49岁组别尤甚,故失业对其自杀压力值得关注。有关单位推动防止自杀工作时,也应加强教育减少对失业者、负债者或独居人士的歧视。情绪病问题不容忽视,应及早找出高危个案作治疗跟进。
- 紧急医疗支援2位海外受伤客户,中国平安密切推进美国黄石交通事故急难救援
- 单次给药,72周药效稳定!锐正基因公布全球首个获批中美临床试验的非病毒载体体内基因编辑药物...
- 信达生物全球首创抗VEGF-补体双靶融合蛋白
- 蓝唇慢游计划:放慢脚步,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开启生命接力
- 阿布扎比经济代表团访问日本
- 拜尔斯道夫旗下品牌优色林与广州和睦家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开启敏肌"院线级修护"新纪元
- 中大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领导全球“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研究
- HER2双抗KN026关键性Ⅱ/Ⅲ期临床研究期中分析达到PFS主要终点
- 英科医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强势增势
- 健络通母亲节及父亲节心意挚礼 贴心宠护双亲健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