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环境影响不良 国民生育力呈下降趋势
http://www.qm120.com2007-04-09 09:33:00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2027年,人类不知何故丧失了生育能力,已经有18年没出生一个婴儿了……美国科幻片《人类之子》描述的情景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吗?有可能!今天,笔者从在杭召开的首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协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上获悉,我国国民生育能力呈下降趋势,现状令人担忧。
参加会议的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一飞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省妇保医院著名生殖医学专家黄荷凤教授与笔者交谈时坦言,虽然我国还没有对不孕不育的总体情况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但部分区域的调查数据显示,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达到了7%至10%,不孕不育的现象呈增长趋势。
据悉,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的生殖医学专家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他们发现,与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所含精子数量从1亿个左右已降至目前的2000万到4000万个。王一飞教授说:“我们在上海有专门的精子库,其中给我们提子的很大一批骨干力量就是大学生。他们本应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但从捐献的情况看来,相当大一部分质量达不到要求,不但精子数量少,而且精子活力也不够。”
除了因精子质量下降导致不孕不育外,女性过度晚婚晚育也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王一飞教授说:“适当的晚婚晚育是应该的,但过度了就不好。一般来说,新生儿患先天性愚型(先天性白痴)的机率是1/800,但如果女性生育年龄在45岁以上,婴儿患先天性愚型的机率可能就会上升到1/25,甚至流产。”
专家们认为,生育能力不断下降的主因,是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农业化肥及除草杀虫剂的有毒物质、装饰材料,以及让动物快速增肥的饲料,土壤、水源等受到污染,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毒害了人类的精子。此外,吸毒、酗酒、吸烟、肥胖、社会压力大等都是男性精子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另外,不少女性反复刮宫、经期同房,也极易导致不孕不育。
- 富士胶片生命科学携iPSC衍生细胞新品亮相BPD 布局生物药药物发现
- 泰利福 Rüsch™ EZ-Blocker™一次性使用双侧支气管堵塞器获 NMPA 批准,...
- Continuity任命新董事会成员
- 凡舒卓®在华获批新适应症,拓展至6至<12岁儿童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的维持治疗
- 西格列他钠(双洛平®)治疗MASH研究成果登顶国际肝病学顶刊
- 卫材新药达卫可®在京东健康首发 为失眠患者提供全新治疗方案
- 创新失眠药物莱博雷生正式发往医院及指定药店
- 药明生物荣登CDP"供应商参与度评级"A级榜单
- 拜耳第二季度业绩良好,战略重点领域取得持续进展
- 迪哲医药DZD8586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认定",有望加速推进全球研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