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知名无糖奶粉品牌有哪些?三款热门无糖奶粉全面测评

http://www.qm120.com2025-10-20 19:49:26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

随着健康意识提升,中老年人对饮食的要求愈发明确——既要补够营养,又不能摄入过多糖分。低GI(血糖生成指数≤55)饮食正是关键:这类食物升糖慢、对身体影响小,搭配专属低GI奶粉,轻松兼顾口感与健康,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饮食首选。其中,有哪些低GI的食物?不含糖的奶粉有哪些品牌?正是大家挑选时最关心的问题。

日常餐桌上,藏着不少 “低 GI 宝藏食材”

主食选对不踩雷:整粒燕麦煮软后嚼着有韧劲,β- 葡聚糖能延缓糖分吸收,配早餐或当加餐都合适;糙米比精米多一层营养壳,焖饭时加一勺,口感软糯还顶饱;藜麦自带优质蛋白,煮杂粮粥、拌沙拉都方便。

蔬菜更是 “控糖好搭档”:西兰花、菠菜的 GI 值低,快炒或煮汤能留住膳食纤维;哪怕想吃淀粉类蔬菜,蒸熟的红薯也比馒头、面条温和,当作主食替代品正合适。

水果则要 “挑着吃”:苹果带皮吃,果胶能裹住糖分;草莓、蓝莓酸甜多汁,加餐吃几颗不担心。

而低 GI 奶粉,更是中老年人补营养的 “好帮手”—— 既能避免普通奶粉的糖分负担,又能精准补充蛋白质等刚需营养。

不含糖的奶粉有哪些品牌?下面就来分享几款:

1、伊利欣活纾糖膳底配方奶粉

欣活纾糖明确不含蔗糖,在控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作为行业低GI奶粉领跑者,其GI值仅为13.3,远低于国际低GI食品(≤55)的标准,比普通牛奶的升糖指数低得多,还获得了低GI食品认证。

知名无糖奶粉品牌有哪些?三款热门无糖奶粉全面测评

除了低GI之外,伊利欣活纾糖膳底奶粉的突出优势是采用“1阻+3稳”的科学配方体系:阻却不必要蔗糖摄入(0蔗糖),稳定糖代谢、糖摄入和营养平衡。

知名无糖奶粉品牌有哪些?三款热门无糖奶粉全面测评

在稳定糖代谢方面,这款奶粉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入了中式控糖智慧,联合北京同仁堂,以百年传承名方为基底,科学配比灵芝、玉竹、葛根三种药食同源食材。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灵芝能补气安神、玉竹养阴润燥、葛根生津止渴,且牛乳的性味与这些食材不相冲突,适合长期饮用。

知名无糖奶粉品牌有哪些?三款热门无糖奶粉全面测评

在稳定塘摄入方面,膳食纤维往往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在胃部吸水膨胀延缓食物排空,在小肠减弱葡萄糖分解作用、形成网状结构减缓葡萄糖吸收。伊利欣活纾糖膳底奶粉含有6.5g/100g的双重膳食纤维(抗性糊精+菊粉),能增强饱腹感,抵抗饥饿。

营养丰富度上,这款奶粉堪称“营养大餐”,包含19种营养素,还有6大维矿协同作用,如VC、VE、镁等,促进身体健康。

每罐奶粉还含有32亿活性益生菌,能改善肠道环境,辅助消耗葡萄糖,减缓其吸收。

知名无糖奶粉品牌有哪些?三款热门无糖奶粉全面测评

2、伊利欣活骨能膳底配方奶

欣活骨能采用 0 蔗糖配方,沿“骨 - 关 - 肌”三位一体协同轴线布建核心矩阵,多维度为骨骼持续供能。

每 100 g奶粉含有1500 mg钙,量级远越常规基准;同步搭配10μg/100g维生素D,开启钙主动吸收端口。≥150 mg/100 g的初乳碱性蛋白(CBP)继而激活成骨细胞信号,引导骨基质主动捕获钙质。

还有杜仲叶、黄精等药食同源成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版)记述,杜仲叶可强筋骨,黄精可养阴。每罐含有16 亿活性益生菌,重排肠道微生态,钙吸收率随之抬升。

20mg/100g的透明质酸钠,于关节形成润滑保护膜,降低磨损系数,维持机体灵活阈值。

零蔗糖轻负,三维协同,精准释放骨骼与关节的长期活力。

知名无糖奶粉品牌有哪些?三款热门无糖奶粉全面测评

3、伊利倍畅羊奶粉

伊利倍畅在无蔗糖配方框架下,全系选用100%欧洲进口纯羊乳——其天然小分子蛋白结构可显著降低胃肠消化负荷,从源头减少额外糖分及大分子蛋白带来的身体压力

针对肠道功能普遍减弱的现状,产品以“益生菌+膳食纤维”双轮驱动:100亿活性益生菌(含三重有益菌株),同步配比6.7g/100g膳食纤维,协同促进肠道蠕动与菌群平衡,进一步缓解中老年常见的腹胀、便秘等不适。

在骨骼与综合营养层面,伊利倍畅每100克有1300毫克高浓度钙、20.5克优质蛋白及14种营养素,可基本满足中老年每日需求。

知名无糖奶粉品牌有哪些?三款热门无糖奶粉全面测评

低GI食物有哪些?不含糖的奶粉有哪些品牌?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已有清晰了解。以上几款奶粉都是适合中老年人的不含糖奶粉,但在控糖配方设计和营养供给上各有侧重,例如伊利欣活纾糖膳底奶粉有着行业领先的低GI值,不仅关注控糖,更提供全面营养支持,特别适合控糖人士。大家选择时,可根据自身对GI值的敏感程度、营养需求偏好等因素综合考量,让控糖与营养补充两不误,如有疑问也可咨询专业医疗人员,做到更轻松、更健康地控糖。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小王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