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完成高龄患者全国首批新型主动螺旋固定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
http://www.qm120.com2024-12-23 17:15:30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近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陈爱兰、黄铮教授团队的详尽术前讨论评估下,由李元青主任主刀,成功为一位高龄患者植入新型主动螺旋固定无导线心脏起搏器,也是全国首批植入该款起搏器的患者。这一医疗创新为高龄及高危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也标志着医院在心脏起搏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术前准备
86岁的赖爷爷于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闷,伴头晕、黑蒙;5个月前自觉上述症状程度加重,就诊外院检查后行冠状动脉LAD支架植入术,出院后赖爷爷觉得上述症状间断再发且频率增加,头晕、黑蒙发作频繁,偶发晕厥,严重影响赖爷爷生活,就诊外院动态心电图见窦性停搏,最长停搏3.96秒,赖爷爷和家属经过了解后,慕名来我院就诊;
李元青主任接诊后,复查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停搏,最长停搏5.9秒。经过心内科团队医生详细了解分析患者病情以及身体情况后,考虑患者近期因严重冠心病植入冠脉支架,需要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传统起搏器植入出血、血肿风险大;而且患者年龄比较大,体质瘦小,并且对疼痛较敏感,手术耐受性较差,常规起搏器植入术的手术时间长,术中感染风险大。
经过详细评估,以及充分了解患者本人和家属的意愿,决定植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手术时间短,微创伤口小,感染风险低。对于患者,科室及医院高度重视,术前完善超声等检查评估患者心脏结构及血管入路条件,判断手术风险,准备周全的手术方案。
术中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李元青主任通过精准的操作,建立血管通路,快速安全的成功将无导线心脏起搏器送入患者心腔内。这种起搏器无需导线连接,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感染风险,同时避免了导线在体内的摩擦和断裂等问题。患者术后恢复迅速,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最终,无导线起搏器通过测试后稳稳的旋入心肌,起搏参数良好,手术用时45分钟,快速且安全。
术后总结
作为全国首批成功完成主动螺旋固定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技术的率先使用者之一,李元青主任在术后表示,无导线的引入对于患者来说很有益,减少患者感染风险,相对于传统起搏器,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微创伤口小,美观,使用寿命长,给患者带来福音。
新型主动螺旋固定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引入,不仅体现了我国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展示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团队对于高龄患者的关爱和重视。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先进的治疗方式。
- 逆势完成C1轮融资并开启C2轮融资,数问生物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
- 蒲公英(北美)生物医药孵化中心,正式挂牌
- 辉瑞中国选择亚马逊云科技构建现代化数据基座 驱动业务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西门子医疗和柏林夏里特医学院共同推广预防医学创新理念
- 思百博 (Spiber) 携手荷兰高定设计师Iris van Herpen亮相2025秋冬...
- Certara 宣布扩展与默克的临床技术合作
- Erin Schuman荣获2026年中曽根奖
- Technimark推出全新品牌标识: “我们让生活更美好”
- 他泽司他全国首批商业发货,为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治疗提供新选择
- 波士顿科学公司获FDA批准扩大FARAPULSE脉冲电场消融系统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