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是什么病?医生揭秘:哪些人容易得?

发表于 2025-08-15

好的,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简称IUA)。

宫腔粘连是什么病?

宫腔粘连,顾名思义,就是指女性的子宫腔内壁(子宫内膜)出现了异常的粘连、瘢痕化,导致部分或全部宫腔变形、狭窄甚至闭塞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该光滑、疏松,能够为受精卵着床提供良好的环境。当这些内膜组织被破坏后,身体会启动修复机制,形成纤维组织(瘢痕组织)来填补缺损,这些瘢痕组织粘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的主要后果是:

  1. 月经异常: 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量明显减少(月经过少),严重时甚至可能闭经(没有月经)。
  2. 不孕或反复流产: 由于宫腔变形、狭窄,不利于受精卵顺利着床;或者即使着床,也可能因为宫腔环境不佳、内膜供血不足等导致胚胎发育不良,从而引起反复的流产、早产或胎停育。

医生揭秘:哪些人容易得宫腔粘连?

虽然宫腔粘连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医学界已经识别出了一些显著的风险因素,也就是某些人群更容易患上此病。医生通常会关注以下几类情况:

  1. 有宫腔操作史的人: 这是宫腔粘连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因。

    • 人工流产刮宫或吸宫术: 特别是多次人流,或者操作粗暴、吸宫时吸毛刷损伤了宫壁。
    • 诊刮术: 用于诊断宫腔病变(如怀疑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的刮取操作。
    • 子宫肌瘤剔除术: 切除子宫内的肌瘤。
    • 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 虽然相对少见,但剖宫产手术也可能因缝线、电灼等损伤导致内膜粘连。特别是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发生粘连的风险会增高。
    • 宫腔镜手术: 虽然宫腔镜本身是微创手术,但如果术中发生穿孔、出血、电灼损伤或术后出血较多,也可能继发粘连。
    • 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IUD): 尤其是在操作困难或器械反复进出宫腔时。
    • 治疗宫内异物(如残留的胎盘组织): 需要刮宫清除。
  2. 感染因素:

    • 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手术感染: 感染可能直接损伤子宫内膜,或者诱发炎症反应,导致日后形成粘连。
  3. 子宫内膜损伤:

    • 子宫内膜结核: 这种特殊的感染会严重破坏子宫内膜结构,愈合后极易形成广泛而严重的宫腔粘连(称为“结核性宫腔粘连”),常伴有输卵管粘连,导致严重不孕。
    • 放射治疗: 阴道或宫颈的放射治疗可能损伤子宫黏膜。
  4. 其他因素:

    • 妊娠相关并发症: 如稽留流产、羊膜早破等,可能伴随宫腔感染或内膜损伤。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时也可能与宫腔粘连有关,但机制不完全清楚。

总结来说,最核心的易感人群是: 曾经进行过任何可能损伤子宫腔内壁的手术或操作的女性,尤其是人工流产、诊刮、剖宫产等。有过这些经历的女性,如果出现月经量减少、闭经或不孕等问题,需要警惕宫腔粘连的可能性,及时就医检查。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经历过宫腔操作的女性都会发生粘连,粘连的发生与操作类型、手术技巧、是否发生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多种因素有关。但风险确实存在,因此在进行宫腔操作时,医生会尽可能采用微创、轻柔的技术,以减少对子宫内膜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