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试管婴儿医院

当前医院在线

三代试管婴儿 医院简介 医生团队 试管百科 试管流程 试管医院 试管知识 试管问答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  试管知识详情  >  灭活疫苗接种剂次,不同品牌针次差异明显

灭活疫苗接种剂次,不同品牌针次差异明显

作者:全民健康网      时间:2024-05-23      浏览:67

新冠疫苗打几次?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接种次数也不同。从临床实验数据看,这三种新冠疫苗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有效性都达到了国家药品监管局《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临床评价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且在效果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

灭活疫苗接种剂次,不同品牌针次差异明显

灭活疫苗接种剂次

目前中国内地已经批准使用的新冠灭活疫苗共有3款,分别为国药北京所、国药武汉所及北京科兴生产,还有一款深圳康泰生产的灭活疫苗也已经被批准紧急接种。

作用原理

  • 灭活疫苗的原理是通过化学等方法直接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活性部分,然后把灭活病毒颗粒注射到人体中,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接种剂次

  • 3款灭活新冠疫苗都要接种2剂次,1-2针间隔14-28天。

保护效果

  • 国药北京所的灭活新冠疫苗2剂免疫后保护效力为79.34%;重症保护效果为99.5%;
  • 国药武汉所的灭活新冠疫苗2剂免疫后保护效力为72.51%;重症保护效果为100%;
  • 北京科兴的灭活新冠疫苗平均保护效力在50%以上,比较高可达91.25%;重症保护效果为100%。
从保护效果看,3种疫苗没有明显的差异,都可以给予人体足够的保护,目前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均为灭活的2剂次的新冠疫苗。

灭活疫苗接种剂次,不同品牌针次差异明显

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剂次

新冠腺病毒载体疫苗有个独特的作用是防止重症,减少重症患者的发生,从而能更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这一疫苗由康希诺生物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合作研发,于2024年3月16日在全球率先开展临床研究,今年2月25日,这一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国内附条件上市。

接种剂次

  • 接种1剂即可。

作用原理

  • 腺病毒载体疫苗属于新型疫苗中的载体疫苗,它是将病毒的核酸片段装到经过安全处理的腺病毒身上,再注射到人体内,注射后,免疫系统会识别出这个病毒抗原,激活机体免疫反应获得免疫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病毒核酸的抗原活性,激发身体的免疫作用。

安全性

  • 根据已有临床数据,康希诺生物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系列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以1级(轻度)为主,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及国内外已接种数亿剂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表明,我国新冠病毒疫苗都是非常安全的。

灭活疫苗接种剂次,不同品牌针次差异明显

重组蛋白疫苗接种剂次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智飞生物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获得批准,成为国内第四款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安徽智飞新冠疫苗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

接种剂次

  • 重组蛋白新冠疫苗需要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作用原理

  • 重组蛋白疫苗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活病毒参与,它是让细胞模拟病毒刺激体内产生抗体的成分,使体内产生免疫应答反应。

安全性

  • 根据《柳叶刀-传染病》报道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性良好,大多数入组者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或者为轻度或中度的不良反应,是红肿、注射部位疼痛、瘙痒等,为重组蛋白疫苗接种后常见反应,没有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数据显示,接种2剂次疫苗后,76%的人可以产生中和抗体,接种3剂次疫苗后97%的人可以产生中和抗体,新冠疫苗两针和三针区别并不大,疫苗安全性也有保障,可放心接种。

目前国内的新冠疫苗一共有5款,按照技术线路则可以分别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及重组蛋白疫苗,根据技术线路的不同新冠疫苗接种次数也有所不同,这也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为什么有的是打三针有的是打两针,那么上文就来了解一下,新冠疫苗三针和两针的区别!

医生团队

更多

哇娜甘生殖医学专科医师

擅长:人工授精、三代试管婴儿...

在线咨询

潘亚博士

擅长:特殊需求试管婴儿...

在线咨询

周晓医学博士

擅长:擅长胎停、多次孕育失败...

在线咨询

全民健康网

医院地址:点击线上客服匹配机构地址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试管频道

联系电话

15527831666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试管频道(侵权投诉请联系QQ处理:1319120747)
【申明:本文由全民健康网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涉及医疗科普以医生指导意见为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