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痛风专科医院郭涤尘医生介绍痛风控制尿酸
广州痛风专科医院的郭涤尘医生在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诊疗方装扮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下是其关于痛风控制尿酸的核心观点和诊疗建议:
一、尿酸控制的核心原则
达标治疗:
微痛风石患者:血尿酸应长期<360μmol/L
有痛风石/慢性痛风患者:需严格控制在<300μmol/L
分期管理:
急性期:以消炎止痛为主(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暂不启动降尿酸治疗。
缓解期:逐步启用降尿酸药物,并持续监测尿酸水平。
二、郭医生推荐的降尿酸方案
药物治疗
别嘌醇(需检测HLA-B*5801基因,避免过敏危险)
非布司他(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警惕心血管危险)
一线选择:
促排泄药:苯溴马隆(适用于尿酸排泄低下型,禁用于肾结石患者)
个体化调整
根据患者肝肾功能、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调整用药剂量。
强调"小剂量起始、缓慢达标",避免尿酸骤降引发痛风发作。

三、生活方式干预核心
饮食管理
严格控制:内脏、浓汤、海鲜、酒精(尤其啤酒)
鼓励摄入:低脂乳制品、蔬菜(如黄瓜、冬瓜)、樱桃(含消炎成分)
饮水建议:每日>2000ml,可饮用柠檬水、苏打水(碱化尿液)
体重控制
肥胖患者减重5%-10%可明显降低尿酸水平。
四、患者常见误区纠正
"不痛就不治":尿酸达标后仍需长期维持治疗,擅自停药易复发。
"只吃药不忌口":饮食控制可减少30%尿酸来源,与药物协同增效。
"保健品替代药物":某些宣称"排酸茶"的产品可能含利尿剂,反致尿酸升高。
五、郭医生的特色诊疗建议
准确检测:通过尿尿酸排泄率分型(生成过多型/排泄不好型),指导用药选择。
并发症筛查:定期检查肾功能、尿路超声,早期发现痛风肾或结石。
长期随访:建立患者档案,动态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