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风湿医院

免费在线咨询

痛风脚趾容易疼痛,长出痛风石的原因是什么

据调查显示,痛风患者中80%都是从大脚趾处开始发作,随后才转移到脚踝、膝盖、手肘等其他部位。

痛风脚趾容易疼痛,长出痛风石的原因是什么?

01、尿酸盐溶解度低

尿酸盐的溶解度和温度有关,在37℃的生理盐水中,尿酸盐的溶解度为416umol/L。

当人体温度处于25℃时,尿酸盐的溶解度下降约一半,而25℃正是凌晨大脚趾的近似温度。

因此尿酸钠难以溶解,易在足部跖趾关节处沉积形成尿酸盐结晶体。

02、血液循环差,尿酸盐结晶易沉积

足部跖趾关节位于肢体末端,此处的软骨、滑膜及关节周围的组织血管少、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缓慢,基质中含黏多糖酸及结缔组织丰富,尿酸盐结晶更爱沉积于此。

03、日常活动比较多,容易受到损伤

跖趾关节属于小关节,且位于肢体末端,日常走路、运动等活动比较频繁,单位面积受力较大,较容易受到损伤。

而关节损伤会引起细小的尿酸盐结晶脱落,进而引发痛风的急性发作,超过9成的痛风患者该部位会反复受累。

怎么清理尿酸结晶,让它不会再长出来

许多患者之所以从大脚趾跖趾关节开始发病,主要是由于这处关节活动多,受力大,较容易受伤。加上这个部位血液循环差,尿酸盐结晶溶解度低,结晶较容易沉积,造成关节炎症反应。

为了减少痛风在大脚趾处的发作频率,患者除了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外,还要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受损。

对于大脚趾关节处已经形成了痛风石的风友,那么建议您要先进行溶石治疗,同时控制尿酸值,修复肝脾肾的代谢功能,有效治疗痛风。

痛风脚趾容易疼痛,长出痛风石的原因是什么?痛风治疗过程中,慢性期病变有一定的可逆性,应综合考虑复发的频率、痛风的持续时间以及痛风石的大小等,决定抗复发疗程。有的疗程可达半年之久,需要病友们有耐心定期复查复诊、自我监测,主动和主诊医生联系,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科学有计划地进行治疗,才能维持病情平稳,减少痛风复发,乃至减少复发。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