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的痛风石临床特点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9-15 10:27:18
来源:成都风湿医院
痛风患者的痛风石临床特点有哪些?痛风石是由于体内血液尿酸过高,血液中的尿酸长期饱和,会沉积在关节腔内,小尿酸结晶可能导致痛风发作,越来越多的尿酸沉积,会在皮肤上形成突出,附着和骨,硬移动,表面非常不光滑的结节,像骨中的石头,这是典型的痛风石。从高尿酸血症开始到典型的痛风结石,平均需要10年的时间。一般认为,血尿酸持续>535μmol/L在这种情况下,50%以上的患者会患上痛风结节,体内血尿酸浓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痛风结节越大。
痛风患者的痛风石临床特点有哪些?
痛风石的发病率与病程有关。痛风初次发作至痛风石形成的时间为4~42年,平均病程为11.6年,病程发病率约为10%,5~20年为55%,20年为70%。
除核心神经系统外,其它任何部位都可沉积,较常见于耳轮、关节侧伸、肌腱和骨突表面。
位于肘关节附近的痛风石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皮下结节区分开来。前者主要靠近尺骨鹰嘴,尺骨鹰嘴大、硬、可移动,而后者前臂延伸到距尺骨鹰嘴几厘米远的一侧,体积较小。
尿酸具有抑菌作用,很少继发感染。
尿酸结石如无钙盐沉着,则X线下不显影。
上一篇: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哪些关节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