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之一,影响全球约5%-10%的女性。该病不仅与月经不调、不孕、多毛、痤疮等症状密切相关,还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长期健康风险。对于计划怀孕的女性而言,了解PCOS的诊断标准并掌握科学的备孕策略,是提高受孕几率的关键。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是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和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在鹿特丹会议上达成的共识(即“鹿特丹标准”)。根据该标准,诊断PCOS需满足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两项,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35天)、闭经(超过6个月无月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这是PCOS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高雄激素的临床或生化表现
临床表现为多毛(如面部、胸部、腹部毛发增多)、痤疮、脱发等;生化表现为血液中睾酮、游离睾酮或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升高。超声检查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单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量≥12个,和/或卵巢体积增大(>10ml)。需注意,“多囊样卵巢”并非PCOS所独有,部分正常女性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因此不能仅凭超声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对PCOS认识的深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也提出了更侧重于高雄激素和排卵障碍的诊断标准。因此,临床诊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如何提高怀孕几率?
PCOS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是排卵障碍。但幸运的是,大多数PCOS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医学干预,仍可成功怀孕。以下是提高受孕几率的有效策略:
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的PCOS患者(约占70%)中,体重减轻5%-10%即可显著改善内分泌状态,恢复自发排卵。建议通过均衡饮食(低糖、低脂、高纤维)和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来实现减重目标。药物促排卵治疗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一线治疗通常是口服促排卵药物:- 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适用于无排卵性不孕,通常在月经周期第3-7天服用,连续5天,配合B超监测卵泡发育。
- 来曲唑(Letrozole):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在PCOS患者中的活产率优于克罗米芬,已成为一线选择之一。
- 促性腺激素(如FSH):适用于对口服药无反应者,但需警惕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
胰岛素增敏剂的应用
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尤其适用于伴有糖耐量异常或高胰岛素血症的PCOS患者。它不仅能调节月经周期,还可增强促排卵药物的效果。辅助生殖技术(ART)
若经过6-12个月的常规治疗仍未怀孕,可考虑更高级的辅助生殖手段,如人工授精(IUI)或体外受精(IVF)。IVF在严重PCOS患者中成功率较高,但需严格控制OHSS风险。中医调理与心理支持
部分患者可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通过中药、针灸等方式调节气血、改善卵巢功能。同时,PCOS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心理疏导和支持同样重要。
结语
多囊卵巢综合征虽是慢性疾病,但并非不可逾越的生育障碍。明确诊断、科学管理、积极干预是提高怀孕几率的核心。建议PCOS患者尽早咨询生殖内分泌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专业指导下实现健康妊娠。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嘉运国际用心守护每一个孕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