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知识 >> 心理学文萃 >> 正文

用行为哲学重构心理学

http://www.qm120.com2009-04-21 14:01:49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其实,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意识活动是主动自觉进行的,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主编第87页)。行为哲学只是从这一结论出发,再向前跨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意识活动依据活动的目的或指向的不同,可以分出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认知活动是人以认出对象自身特性或规律为目的的活动;意向活动则是人的本能及由本能发展而成的人类需求对外在环境做出的反馈,或更进一步为满足需求而采取的行动。
  
  从与反映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反映论所谓人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观点,不过是“刺激的物理学”的单纯线性逻辑的产物。这一逻辑用来解释非生命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还有合理的一面,以之推断生命体中最复杂的智慧现象,则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而行为哲学采用生物进化中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辨证逻辑,阐释人作为最高智慧生物在实际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行为哲学不再将人的意识看作是没有自身规定性的、被客观事物所决定的反映,不认为心理活动所需材料的来源,就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就如人类所有物质产品从来就是人类智慧活动对外在物质材料作用的结果,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结晶一样,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运行、深化、发展,也从来就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事物作为外在刺激的刺激源,本能或需求同为意向作为内在刺激的刺激源,共同构成了心理活动的源泉,而心理活动的内容则由内外在因素有机组成。
  
  也只有从人的心理活动中分解出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将人的本能或需求作为意向理解为一个与客观现实相对独立的存在,理解为一个生命整体的存在,才可能合乎逻辑地解释人之所以可能具有主观能动性,之所以可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的实际情况。否则,心理活动只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根本没有自身的规定性,就如一个悬在空中的人,如何可能反作用于地面?
  
  从与生理学研究的比较来看,行为哲学之所以强调器官层面的研究不等于整体层面的研究,器官(局部)研究之和不等于整体研究,就在于它认为,有机整体与局部(器官)之间不仅有量上的差异,更有质的区别。因为整体中具有局部之和中所不包含的新因素,而这新因素的加入,使整体形成了新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具体到人的生理和心理,这新因素就是本能及在本能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各种需求,即意向因素。人的意向因素不存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及其生理性组合之中,只存在于完整的生命体这一层次中。
  
  本能概念的提出,在以往只是从内在驱力的角度被人理解。行为哲学则认为,作为生命体与生俱来的生命力的体现,本能是生命体区别于非生命体的本质所在,是心理学研究从生理层面提升到心理层面的关键所在,是人的意识由以发生的内在依据的最初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可能存在的逻辑起点,是人用以加工外来信息、创造新信息的内在尺度。本能概念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正是意向因素的加入,与认知因素共同构成了意识的结构,并由此形成了以意向为主导和以认知为基础的意识发生、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
  
  与普通心理学相比较,虽然普通心理学也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也承认三者间内在相关,似乎与行为哲学将人的心理分为认知和意向差异不大。但我们必须明白指出,普通心理学对于心理活动的划分是在反映论的框架内进行的,虽然作为现象层面上的描述大多与心理实际相吻合,但对这三个方面的定性却是错误的,内含了无法克服的矛盾。并因其没有内在因素或内在结构的划分作为基础,所以,这种划分只有局部的合理成分,在整体上、在基本倾向上是荒谬的。与行为哲学对人的心理活动以内在结构为基础的划分,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这两大因素的分解,以及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这两大基本活动倾向的划分,才使得心理学将产生意义深刻的重构。
  
  人的心理活动将不再是被横向割裂、缺乏内在联系和转换机制的知、情、意三大部分,而是由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构成的统一体。作为心理内容的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并不在每一个具体的心理活动中都具有均等的地位或作用。当认知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心理活动就呈现出认识活动的倾向;而在意向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心理活动就呈现出意向活动的倾向。当认知因素占主导地位时,意向因素作为动机和保持认知活动顺利进行的状态而存在于同一心理活动中;在意向因素占主导地位时,认知因素提供的对象材料作为反馈进行的基础或实现意向的手段以保证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所以,感觉和知觉,作为认知活动的初级阶段,不再是生理层面的“反映”,而是意向主动“认出”的行为。这种认出不论是通过单一器官还是众多器官,都是人主动自觉做出的。由于对象特征的客观性质,认知的结果当然具有客观性;但又由于活动是主体主动做出的,个体间的差异使这一活动同时又具有理解性和选择性等主观性。情绪情感作为意向活动的初级阶段,也不再是概念混乱的、人对什么“关系”的“反映”,而是意向对对象是否适合自身需要而做出的程度不同的、或正面或的反馈。这种反馈当然是主观性的,但因反馈只能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做出,并人的意向也具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反馈的结果虽然各异,也必然呈现某些普遍性。抽象思维作为认知活动的高级阶段,其活动强度、难度、复杂程度都远远超过感觉和知觉,所以,在抽象思维中,意向因素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创造性。而最典型意义的形象思维,即艺术创作思维,因其目的是将具体的情绪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具有典型的意向性质,由此表现出极高的个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如此,在重构后的心理学中,艺术创作思维不再是认识意义上的“思维”,而是复杂的意向活动,是为了满足创作者的某种需要,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具有实践性质的意向活动。这种产生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和产生物质产品的实践活动,就活动本质来说是一样的,都是意志的体现;只是从活动的形式上看,产生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更具有个人风格、情绪色彩,更具有发散的性质。
  
  而从人的意识的产生、细化、分化、深化、发展的角度讲,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的分解,也使得发生心理学关于人的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内在智慧潜能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决定心理发生、发展的思想,可以完全融合到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中,从而构成一个完美的心理学体系。
  
  总括全文,行为哲学重构心理学,并不是描述新的心理学事实,对心理学进行局部或现象水平的研究,而是从新的视角,用新的理念和逻辑,对已得到确认的心理学事实,重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全新的诠释,将心理学真正建构在心理的层面上。
  
  而这也为行为哲学本身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学的支撑。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