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真的吗?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现在这一俗语将“走向世界”,其蕴含的内在机理有望成为国际食品安全研究的科学前沿。日前就有专家在“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的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饮食“零污染”,对人们来讲,未必都是好事,适当的有毒物质对人体可能更有益。

   

  新技术引发新问题

  食品安全领域的添加剂、抗生素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已经上升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有时甚至到了“谈食品安全色变”的程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农田——餐厨的食物链污染现象严重,食品非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恶劣等;另一方面,则是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给食品的健康带来许多不确定性,且随着食品安全研究的深入、技术的精进,新发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那么,食物“零污染”就能保证食品的卫生与安全吗?专家说,如今的最前沿食品安全研究也正因此而产生不同的观点。在进行的离体和活体生物毒性测试中,有关人员发现,很多食品中有毒化学物的剂量,其效应的关系,实际上是一条u形曲线,也就是说,低剂量的有毒物质,可以刺激生物体产生抗体,从而达到提高自我安全保护的能力;随着有毒化合物剂量的不断升高,其杀伤力明显增加。

  关注“毒物兴奋效应”

  这就是“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早在1943年的时候,科学家们就已经发现:大剂量橡树皮萃取物可以抑制菌类生长,但是在剂量较低的时候,却是起促进作用的。因此提出低剂量有毒物质会产生刺激作用的问题。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一理论在很多的有毒化合物中被得到印证。而近期,中外食品安全专家则将该理论放到了食品安全的领域中,寻找并论证食品中的“毒物兴奋效应”。并且,对食品安全的传统评价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对饮食要求“一尘不染”的人们,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居民,饮食稍微有些许不干净,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而相反,在饮食环境相对没有那么多保障的地区,则很少出现因饮食不洁而导致的过敏、上吐下泻等症状。专家指出,这很有可能就是低剂量刺激效应的作用。

  “零污染”是否最完美?

  不过,食物中哪些有毒物质存在低剂量刺激效应,以及低剂量的量化问题,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

  究竟怎样的食品才算是安全的食品?“零污染”是否是最完美的食品科学标准?在国家规定的诸多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中,允许“毒物”微量留存,是否是科学合理的……这些都有待于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家们进行严谨的测试与研究。针对有毒化学物质的低剂量刺激效应在食品方面的作用,都将开展合理、科学地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评价,这对于促进污染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建立,也存在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虽然文中指出适量的有毒物质对于人体自身建立安全保护系统非常重要,但一定要记住,是适量的低剂量,具体的到底是多少目前科学家也无法给出,所以饮食习惯不必因此而改变。

 

编辑推荐:[[维生素e巧妙防止皮肤衰老
人们对眼睛的误解有多深?]]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