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号贩子

号贩子横行大医院公然叫卖 记者暗访险被群殴

  凌晨两三点钟号贩子就占位排队并公开卖号,一个专家号要卖300元,月收入高达近万元

  “这里是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啊!如果病人们来看病还要花钱买被‘号贩子’占据的排队座位,是一件多么让人辛酸的事情!”一位读者凌晨在协和医院门诊大厅,目睹了号贩子恶意占座并倒卖的举动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昨日凌晨3时,记者到达协和医院时,门诊大厅内的情景正如网友所描述,号贩子的恶劣行为让人愤怒。

  ——

  占座:公然叫卖20元一个

  凌晨3时,协和医院门诊大厅里灯火通明,到处坐着、睡着的都是人。刚进大门,就有中年男子迎上来问:“你要挂谁的号?”见记者不搭理他,该男子就返回门口继续“等生意”。

  在导医台处,记者并没有看到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而是三个中年妇女站在该处“招呼”。“挂号吧,先把单子填了。”一位中年妇女“指挥”着。

  “你是医院的吗?怎么站在导医台这里?”

  “我是专门负责挂号的。”

  中年妇女见记者没有填单子的举动,主动说:“这么多人在排队,你是挂不到号的。我已经排到了第7号,看你要不要了。”

  记者随着中年妇女指的方向看去,只见8个挂号窗口前都坐满了人,没坐人的地方则放着硬纸板、购物袋等用来占座。

  “20块一个座,保证你能挂到。不想等的话,就40块买个号,天亮了再过来拿。”中年妇女一个劲推销。

  记者看到,门诊大厅里除了这些号贩子,还有真正需要看病的患者,而他们却被“挤”到了一边。

  一位怀抱孩子的母亲坐在门口无奈地看着怀中的孩子,她说,为了挂上儿科号,就半夜从黄石赶来武汉,可是刚坐下来排队时,却被几个中年男人赶到了一边,并威胁她“不买号就挂不到号”。

  收入:卖“座位”月入近万元

  记者走到挂号窗口前,本以为队伍中的一个妇女是患者,可是当记者询问从哪里开始排队时,该妇女说:“你挂什么号?我把这个位子卖给你,如果你觉得不够前,前面的位子也有得卖。”

  该妇女说着时,一名男子靠了过来说,前面的全部都是看乳腺病和妇科的,如果想要别的专家号,保证没问题。

  记者问:“前面挂什么号你怎么知道?”男子笑了笑:“我在这里不是一天两天了,前面的人买的都是我的位子。”

  据记者目测分析,8个挂号窗口前至少有十几个座位被号贩子占据,以每个座位卖20元计算,一天光座位就能卖到两三千元,一个月下来接近万元,这还不算他们倒卖专家号(每个能赚30.5元)的收入。

  体验——

  “连哄带骗”抬高价格 一个号要卖300元

  凌晨4时,记者在同济医院门诊大厅看到,患者静静地坐着排队,而号贩子则来回穿梭忙得火热,他们手中拿着专家的坐诊表、本子,忙碌地记录着已出售的号。

  记者看到,号贩子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地抄着患者的姓名、号和电话。与白天躲躲藏藏的情景相比,此时的号贩子们活跃无比。



  号贩子凌晨公开卖号

  凌晨本应格外安静,但门诊大厅内却人声鼎沸。记者看到,拿着表格穿梭于人群中的号贩子不少于10人,她们走进人群公然游说患者买号。

  得知一名年轻女子要挂肿瘤科的号,号贩子惊呼:“你排在这里哪挂得到,早就被别人挂走了。”年轻女子着急地问怎么办,号贩子说:“肿瘤科的号别人都是找我买,你不买的话,不信你就试试看挂不挂得到号。”

  见年轻女子同意买号,号贩子愈发得意:“我们外面谈。”年轻女子被号贩子拉到门外。记者尾随出门听到,号贩子直接开价“40元一个,如果要挂主任号就要100元”。

  在门诊大厅的门外,类似的“谈判”场景还有多处。

  “没有我们搞不到的号”

  4时20分,记者来到一个窗口的队伍最末端排队,一名穿黄色衣服的中年妇女询问记者要挂什么号,记者称要挂生殖中心的号。

  “那你挂不到的。”黄衣妇女翻了翻眼睛。“为什么呢?”“提前三五天都挂不到,今天挂就更挂不到了。”随后,她叫来一名戴黑框眼镜的男子。

  “黑框眼镜”说,生殖中心必须要提前3—5天挂号,还要实名制,要对。“是不是卖40块一个?”记者问道。“40块?谁卖给你啊?”“黑框眼镜”瞪大了眼睛,“我好不容易才买到,一口价300块。如果你要今天的,就给200块算了。”

  万一给了钱拿不到号怎么办?“黑框眼镜”自信地说:“我在这里几年了,我们的团队没有搞不到的号,而且我还要图回头生意,给张名片给你,要号就打电话给我。”

  特写——

  号贩子团伙围攻记者阻拍照

  昨日凌晨,本报两名记者在同济医院门诊大厅时,摄影记者刚拿出相机准备拍摄照片,5、6名妇女见状立即从四方围了过来。

  “你是干什么的?”她们眼睛瞪得大大的。见记者没有理睬,她们就围得更紧了,并使眼色似乎是要喊人过来。

  “来看病的。”

  “来看病拿相机干什么?”

  “想拍张照片,难道不行?”

  “你拍什么,拍这些老头老太太?你要把他们拍下来带回去养着吗?”几个女人凶神恶煞地说道,还没等记者反应过来,她们便冲上来欲抢夺记者手中的相机,其中一个还喊着“叫他们过来帮忙!”

  记者见状只好让步:“我不拍了。”她们这才停止了攻击行为,而在记者被围攻期间,却没有任何人过来阻止。

  声音——

  专家:需要四方联手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近年来,号贩子在同济、协和、武汉市第一医院等号源紧张的医院活动猖獗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昨日,记者目击的新招——恶意占座。这一手段在武汉还是第一次见到。在同济医院,成伙的号贩子毫不掩饰令人发指的倒卖行为,让患者彻底陷入了无奈。号贩子为何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



  医院:抓了号贩子没有法规管

  对于在协和医院出现的号贩子恶意占座行为,协和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票贩子的这一新招术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现在票贩子的问题并不是一家医院的问题,凡是比较知名的医院或知名的专家挂号的地方都会存在有号贩子的问题,好一点的医院都有这样的情况。

  在打击号贩子的问题上,协和医院表示已整治过多次,从上周开始,每天都有几个处长轮流值班驱赶票贩子,有时候凌晨2、3时去,有时早晨6时去,但是医院也不可能天天派人守在那里。

  最关键的问题是抓住了号贩子又能怎么办?协和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对他们没有制裁的办法,没有罚款、拘留等处理的办法,因为没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所以只能是医院尽力把他们驱赶,但有的号贩子被驱赶后还是在医院周边做交易。医院也没办法,医院只能驱赶了再驱赶。

  专家:相关部门痛下决心可能解决

  听到号贩子又出新招,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方鹏骞教授叹了口气,因为针对这个问题,学者早已研究出解决办法,只是相关部门没有痛下决心采取行动。

  他认为,号贩子的问题是社会问题,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公安部门和医院联合起来才能根本解决,医院只是提供医疗服务,不是专门抓号贩子的。一直都没有政策来管理并制约票贩子,但医院可以通过优化挂号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可这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

  方鹏骞教授表示,说到底,号贩子是因为人们有对优质资源的需求而产生的,只是现在号贩子的规模和手段已经有些极端,必须要多方联合整治,而政府必须牵头。

  记者手记——

  是彻底改革的时候了 是重拳出击的时候了

  不是亲眼见到,很难想象一个城市中还有这样一个以投机倒把、连哄带骗为生的群体,而他们赚的是生病的患者这一弱势群体的钱,他们的行为和吸血鬼并无差别。然而,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具备了现在这种规模,甚至明目张胆、嚣张跋扈地用起了现在这种手段?

  刚开始,号贩子是躲躲藏藏的,因为需求的人毕竟少。而如今,有的人甚至主动找号贩子买号,还认为不排队很划算。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正是这种图省事的需求造就了“倒号”市场,而市场大了,号贩子腰杆子就更硬了。那么,不知不觉成为幕后推手的患者是否也要反思一下?

  号贩子的问题由来已久,然而昨日凌晨目击的那一幕,让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看病难、看病贵。怀抱婴儿的妈妈被号贩子驱赶、患者必须高价买号贩子的号才能看上病,不是亲眼所见,我难以相信患者正常的看病求医竟然变味到如此地步。

  记得听说台湾长庚医院全部实行预约挂号时,我吃了一惊:在长庚医院,患者可以在咖啡厅里悠然地等待着见医生。这一幕场景,该是多少患者所期盼、所希望的。方鹏骞教授说,这是一种趋势,但是在武汉恐怕难以很快实现,因为这需要高素质的群体,但是为何不能先慢慢试点?

  是彻底改革的时候了,是重拳出击的时候了,政府牵了头、多方齐抓共管,祛除这颗毒瘤将指日可待。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问题,诸如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医药信息等,健康的生活应从了解信息开始![[更多精彩健康资讯请进入:新闻频道]]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