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吸烟劝阻率

上海发年度控烟白皮书 吸烟劝阻率提升至54.1%

  上海今发布2010年度控烟白皮书

  一年来吸烟劝阻率提升至54.1%,罚金总计3万余元

  今天(1日)是《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周年,市人大、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发布了2010年度《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状况》白皮书。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本市共有5名个人、12家公共场所被控烟监管部门处以罚款,罚金共计2.54万元;公共交通工具从业人员立案处罚67户,处罚金额7700元。

  据上海控烟白皮书数据显示,《条例》实施以来,本市各控烟监管执法部门2010年内先后对医院、学校、餐厅、网吧、银行、证券等14类15220个场所开展了控烟巡查。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各级控烟监管部门共检查各类公共场所212043家(次),责令整改3494家,2622家场所及时整改到位,立案处罚并罚款12家。

  这12家单位包括1家互联网场所、3家娱乐场所、3家宾馆、2家医疗机构、3家公用事业和金融机构营业所;5名个人分别是2名互联网场所(顾客)、1名医务人员及2名就诊人员。此外,市交通和港口管理局执法总队对67户违反条例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出租车驾驶员)予以了处罚。

  据市健促委副主任李忠阳介绍,《条例》实施1年来,全市各类法定禁烟场所的吸烟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7.6%下降到实施后的18.6%,劝阻率从实施前的19%提升至54.1%,禁烟场所内发现烟头、闻到烟味的情况明显减少,《条例》初步显现法律约束力。从年龄分布来看,51-6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吸烟比例最高。

  控烟立法的提议人之一、市人大代表厉明就白皮书的内容指出,劝阻率的提升是最令人振奋的一个数据,在社会各界对全国范围控烟履约表示悲观的大背景下,上海取得的控烟成果难能可贵。(金恒)


  上海2010年度控烟白皮书聚焦吸烟“重灾区”

  网吧控烟到底有多难?

  上海2010年度控烟白皮书的控烟监测报告显示,在16类法定禁烟场所中,吸烟状况最严重的前3位场所依次是互联网场所、娱乐场所、餐饮场所,以网吧为代表的互联网场所,首当其冲成为本市控烟的“重灾区”。实际情况到底如何?昨晚,记者一路走访了3个网吧,亲眼所见每个网吧都是烟雾缭绕,抽烟者不在少数,而许多当场没吸烟的顾客,面前也摆放着烟盒和打火机。

  21时15分

  康定路近昌平路 瑞得网吧

  走上二楼,大门上张贴着明显的《控烟条例》,禁烟标志和监督电话,但是推开网吧大门,浓重的烟味就扑鼻而来。网吧内几乎满座,大多数都是男性顾客,大多桌上摆放着一包烟和打火机,桌子上虽然没有烟灰缸等烟具,但不影响十来个顾客在那里吞云吐雾,脚下则满地烟头。

  21时40分

  光新路近中山北路 一点通网吧

  网吧大门敞开,通风状况较好,顾客大概坐满了六成,但是越往里走烟味越浓,烟雾缭绕下,顾客们开心地在聊天、游戏和看电影。许多电脑旁都摆放着一只不锈钢托盘,里面有杂物,也有烟蒂,就像一只只“烟灰缸”。

  22时10分

  行知路近真金路 兴祥网吧

  可能是下雨的缘故,网吧里的顾客稀稀落落,记者没有看到明显的禁烟标志和监督电话,一些顾客抽着烟,不时将烟灰弹落在面前的不锈钢小碗内。

  监测数据显示,尽管互联网场所的吸烟发生率从《条例》实施初期的68.5%下降到56.8%,但仍高居榜首,超过娱乐场所的吸烟率37.4%、餐饮场所的吸烟率32.8%。无论是从《条例》的知晓率、还是《条例》执行的满意度,互联网场所都位居末尾。

  白皮书指出,仅有半数的网吧工作人员认为“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并不比主动吸烟小”,然而科学证据表明,二手烟的危害绝不亚于吸烟本身,且对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的危害尤其严重。此外,从业人员怕麻烦、不愿因劝阻吸烟而与顾客发生冲突,进而影响经营,导致对吸烟行为漠不关心。


  地上难见烟蒂 烟民自觉禁烟

  ——发生在一家证券营业部的控烟故事

  2年前,在中信建投证券五莲路营业部,为了吸烟曾引起争执,一个股民动手打了保安。如今在这里却闻不到烟味,地上也难看到烟蒂,烟民们自觉收起了烟盒。究竟是什么原因令证券营业部控烟的问题难以解决呢?在《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记者造访了这里。

  老股民当起监督员

  不久前的一天,67岁的陆老师戴上“卫生监督员”红袖章,趁着刚开市,就到楼上楼下兜一圈,“结果就在迭个辰光,振华港机一下子摸高,又‘啪’地回落,没来得及抛,1000股足足损失了400元。”陆老师回忆说,当时从头凉到脚,但迅速做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劝阻大家不吸二手烟,身体健康,寿命长了,多拿劳保工资,不就是在赚钱吗?”

  像陆老师这样臂戴袖章的股民“卫生监督员”,营业部里还有4个,都是老股民、退休人员,而最后一副袖章,营业部的张春霞经理留给了自己,她笑着说:“营业部开业8年,他们都是创始就入伙的老股民,每天开市就‘上岗’,比我上班还准时。”

  陆老师提醒记者:“还有十几个老股民,他们也都是业余监督员。”78岁高龄的傅明祥老人就是其中一个,大家都叫他“老厂长”。过去由于工作关系,他一天要抽3包名牌,退休后专心炒股,没事也要在大户室的走廊、门厅抽上几支。在家人和监督员的劝阻下,他越抽越少,“现在一天交易下来,顶多在门外呼上两三口啦。”

  老营业部控烟很难

  由于现场交易的利润很低,近年来,市区许多新开的营业部取消了散户行情交易大厅,相对来说,控烟难度小了一些。有的营业部硬件设施、环境则较好,而且从一开始就禁止吸烟,管理起来难度也不大。因此,“控烟难”的问题往往出现在一些有着散户大厅的老证券营业部。

  中信建投证券五莲路营业部开业近9年,地处城市远郊,过去允许吸烟到现在全面禁烟,要改变那些老股民、老朋友、兼“老烟”的习惯,张春霞坦言:“‘改规矩’比‘立规矩’难得多。”

  如有的股民喜欢通过抽烟思考、解乏,一天下来总要扫掉一畚箕烟蒂,在厕所、走廊、垃圾桶等处的墙壁上,有烟民们掐灭烟蒂时留下的大片黑色印记。


  “《控烟条例》实施后,卫生监督部门督促很紧,明察了四五趟。”张春霞说道。卫生监督部门不断上门检查和指导,营业部为此很“头疼”,压力非常大,下属的保安和保洁也有难处,“本来就赚得不多,查到烟蒂还要被罚钱,难免在劝阻吸烟时语气不好,容易引起争执。”

  “老烟”主动戒烟

  去年10月,在一次股民专题座谈会上,陆老师和几个股民自发提出了“卫生监督员”的设想,他们说:“不吸烟的人总比吸烟的多。”据调查,证券营业部的顾客有“就近”“人员相对固定”等特点,那些烟民往往都是熟面孔,“工作我们来做,钱一分也不要,营业部只要给我们发红袖章就可以。”

  没有想到的是,靠老股民劝阻老股民的办法,居然收到了效果,而且还客观上帮助一些烟民主动“戒烟”。68岁的刘正富股票做得好,可是烟也抽得多,一天下来没有半包不停歇,可现在一天减少到了一支,“接下去要争取把烟戒了,家里人也在劝我戒烟。”

  还有的股民忍不住烟瘾,就把拿在鼻子前闻一闻。

  据浦东新区卫生监督所介绍,辖区内2170多家单位,去年的监督覆盖率达到了71%,立案处罚了300多户,其中120多家是证券等金融机构营业场所。证券营业部曾经和网吧、娱乐场所、餐饮场所并列,成为本市控烟“老大难”的场所,可是事实证明,只要严格监督,加强自身管理,总能找到解决问题之道。如果对股民吸烟行为置若罔闻,甚至连工作人员都堂而皇之地吞云吐雾,控烟怎么能落到实处呢?这家营业部的故事说明,只要用心,控烟这个难题肯定能解决。

  控烟难点应加强“技防”

  上海政法学院汤啸天教授建议,控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医院、学校、党政机关带头控烟之外,也应针对控烟难点寻求突破,尤其是网吧等法定禁烟场所,可以先行试点,采取综合计分制等措施,计分额满后“回炉再造”,提高网吧的自我管理能力。

  人大代表厉明指出,在控烟难点地区,除了“人防”措施之外,还应加强“技防”能力,如安装价廉实用的“烟感器”,出现烟雾后自动发出蜂鸣,对吸烟者和场所内工作人员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相关人士认为,网吧控烟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应由多部门参与,一起想办法来解决,建立综合的控烟管理机制。白皮书指出,今年全市的执法效率、处罚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将会有更多控烟不力的网吧被处罚。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