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病毒性肝炎

浅谈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

      肝病的中医药治疗立足于传统的辩证论治 ,通过学习现代医学关于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预后转归的研究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形成了辩证与辨病有机结合、宏观与微观综合辩证的新格局 ,赋予肝病治疗新的内容与希望。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全国约有 1. 2亿以上人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每年乙肝发病人数约为 270万例 ,乙肝及丙肝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危及生命。目前 ,现代医学虽在诊疗技术及药物上不断更新 ,但疗效尚难尽人意 ,以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干扰素为例 ,其对乙、丙肝的远期完全应答率也仅在 20— 25%左右 ,且有严格的适应症限制 ,所以 ,寻求新的治法与药物 ,对于我国的众多肝炎患者来说尤为紧迫。

  我国自 50年代即开展中医药治疗肝病的研究 , 40多年的历程与实践充分证明 ,中医药已经成为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不可替代的重要疗法 ,极大丰富与扩展了本病的临床治疗领域 ,如现在广泛应用的强力宁、甘利欣注射液是从甘草提取出的甘草次酸复合制剂 ,肝炎灵、苦参碱注射液源于山豆根、苦参 ,另外如益肝灵 (水飞蓟 )、联苯双脂 (五味子 )、猪苓多糖 (猪苓 )、齐墩果酸 (女贞子 )等等。

  目前 ,肝病的中医药治疗立足于传统的辩证论治 ,通过学习现代医学关于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预后转归的研究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形成了辩证与辨病有机结合、宏观与微观综合辩证的新格局 ,赋予肝病治疗新的内容与希望。现结合肝病用药的四个主要环节 :改善肝功、抑制病毒、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 ,将中医药治疗肝病的现代研究分述如下 :

  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 :这是肝炎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通过降酶护肝、利胆退黄、调整蛋白比值、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减轻、保护肝细胞的损伤、抑制肝脏病变的进展。主要包括 :1)清热解毒类如蒲公英、栀子、黄连、败酱草、龙胆草、连翘等。 2)清热利湿类如车前草、通草、猪苓、茯苓、泽泻等。 3)活血化瘀类如丹参、赤芍、丹皮、桃仁、红花等。4)疏肝利胆类如柴胡、枳壳、郁金、青皮、茵陈、金钱草等。 5)健脾养肝类如党参、白术、山药、大枣、黄芪、黄精、白芍等。一般护肝降酶常以清热利湿、解毒活血药为主 ,利胆退黄以凉血活血、疏肝利胆为主 ,降浊、纠正蛋白失调以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为主组方。

  2、抑制肝炎病毒 :目前认为肝炎病毒引起肝脏损伤的机制有二 :一是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 ,二是人体对病毒及其抗原的免疫应答 ,导致对感染肝炎病毒的肝细胞产生免疫损伤。不论何种机制均以肝炎病毒作为启动病原 ,并且肝炎病毒在人体内持续存在与复制是肝组织病变持续进行和慢性化的原因 ,故抗病毒治疗是肝炎治疗中最主要与关键的环节。目前中医药抗肝炎病毒主要侧重于抗 H B V的临床观察与药物筛选 ,多为清热解毒以及补肾、活血类中药如 :黄柏、虎杖、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重楼、龙葵、贯众、桑寄生、菟丝子、蛇床子、何首乌、桃仁、赤芍、丹皮等。必须注意到 ,临床疗效与实验研究结果差别较大 ,效果不甚理想。所以今后应完善有关动物模型的建立 ,筛选针对肝炎病毒致病各个环节的药物 ,以使其研究更加深入。

  3.抗肝纤维化 ,阻止慢性化发展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 ,是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环节,故防止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对于阻断肝炎慢性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中药研究已由过去单纯的活血化瘀类扩展到益气扶正、疏肝利胆、行水化痰等多类别 ,并由复方─单味药─有效成分不断深入 ,其作用机制也涉及抑制星状细胞激活与成纤维细胞增殖、阻止前胶原向胶原转化、抑制前胶原合成及促进胶原降解等多个环节。常用方药有 :桃仁、红花、丹参、防已、鸡血藤、赤芍、黄芪、柴胡、甜瓜蒂、鳖甲、扶正化瘀方 (虫草、桃仁等 )、 861冲剂 (黄芪、丹参、鸡血藤等 )。

  4.调节免疫功能 :现代研究证实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的发病、转归及预后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中医药对机体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有的药物可激发免疫反应 ,有的则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前者如黄芪、人参、灵芝、香菇、枸杞、金银花等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 ,桑寄生、女贞子、白芍、猪苓、薏苡仁、茯苓等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仙茅、淫羊藿、麦冬、肉桂等则可促进抗体生成及延长存在时间。后者如桃仁、当归、川芎、黄苓、贯众、柴胡、甘草、车前草等。合理应用免疫调控中药对提高抗病能力 ,促进疾病恢复十分重要。今后应进一步寻求辩证用药与筛选药物二者协调合理的最佳方案。

  慢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病机演变涉及多个环节 ,所以也就很难期望通过某一种特效药物甚或一方一药达到治疗目的。临床用药时应根据病情 ,区别主次缓急 ,或重点解决某一环节 ,或多环节同时用药。如慢性肝炎患者肝功异常 ,则治疗上以改善肝功、降酶退黄为主 ,兼顾抗肝维化 ,清除病毒则可从长计议。对慢性肝炎病毒携带者 ,应打破以往临床观察、消积等待的“治疗观” ,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打破“免疫耐受”状态 ,辅以抗病毒药物 ,同时应尽可能判断是否存在肝纤维化而予以针对性治疗 ,阻止慢性化发展。再如胶水病人肝功异常 ,胆红素升高 ,则可利水、退黄并重 ,待水消黄退后再解决肝纤维化问题。

  总之 ,目前对中医药治疗肝病的不同环节之作用机制已进行了初步研究与科学阐述 ,不仅弥补了传统辩证治法不足 ,更使肝病临床用药丰富与科学化 ,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今后仍应进一步深化与提高相关理论与方法学的研究 ,争取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

  编辑推荐:中医让你不在嗜睡如命

  编辑推荐:刮痧请对自己温柔一点

  编辑推荐:中医药物治疗早泄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