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高血压治疗方法

高血压治疗方法权威剖析

     

      随着改革开放30年以来,高血压从默默无闻逐渐的登上了高发病的舞台,一度成为秒杀生命疾病之王,高血压病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对不同种类的降压药反应不同。大多数病人对多种降压药没有不良反应,或仅对某种药物有轻微不良反应,但有个别人较敏感,对多种降压药都不能耐受。因此,建议在初发轻度高血压(140~160/90~99毫米汞柱)时,病人可以单药试用,这样比较容易看出该药对病人的降压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一开始就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有时无法区分到底是其中哪一种降压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头晕、乏力等比较多见的不良反应。一般认为是由于强烈的,反复的,长期的外界刺激,造成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了对血管的正常调节而发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上升超过18.7/12KPa(40岁以上每增加10岁收缩压增加1.33KPa),伴见症状有:头痛项强,目花心悸,失眠,脚步轻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倦等.晚期可并发心绞痛,肾功能减退,中风等病变.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不少病人在发现自己得了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后,仍怀着“吃上药就要终身服药”“是药就有三分毒”的错误观念,以致延误早期降压治疗,使心、脑、肾血管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

  虽然降压药物不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但如何消除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对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压的高血压病人是至关重要的。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不少病人在发现自己得了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后,仍怀着“吃上药就要终身服药”“是药就有三分毒”的错误观念,以致延误早期降压治疗,使心、脑、肾血管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分析造成这种错误的重要原因,是病人担心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所导致的,很多人担心长期服药会有依赖性或耐药性。那么,降压药到底有哪些不良反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呢?


  一、不良反应形式多样

  目前,常用高血压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头痛、面部潮红中青年女用双氢类钙拮抗剂,特别是硝苯地平后,常很快出现头痛、面部潮红。同时,可伴心动过速、夜寐不安等。这是由于硝苯地平有较强的扩动脉血管作用,血管扩张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

  2.踝肿踝肿是钙拮抗剂(“地平”类降压药)常见不良反应。由于全身小动脉明显扩张,引起下肢末端血流增加,而静脉并无扩张,导致血液回流障碍,出现踝肿。一般多在服药后数天甚至半年到一年以后才出现。

  3.干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如洛汀新、蒙诺等,通过抑制酶的作用,使具有强效收缩动、静脉血管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减少,从而扩张全身动静脉,使血压下降。同时,抑制酶还会使缓激肽堆聚在人体内,尤其是堆聚在上呼吸道及肺部,刺激黏膜,引起干咳。但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坦类)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不通过抑制酶的作用,因此,基本上无干咳副作用。

  4.血尿酸升高、痛风噻嗪类利尿剂,即使较小剂量,也具有在肾小管内竞争尿酸排泄通道的作用,因而可以减少尿酸从肾脏排泄,使血尿酸升高。在血尿酸升高的病人中,有5%~12%的病人,一般当血尿酸>420微摩/升时,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结节或尿酸性肾病、肾结石,最后导致肾脏衰竭。

  5.血钾异常较大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如寿比山2.5毫克/日,氢氯噻嗪25毫克/日,对某些敏感病人有较强促使肾脏排钠、同时排钾的作用,引起血钾较低。另外,普利类及沙坦类降压药则会使血钾轻度升高,因此,肾功能不好的病人服用这两种降压药时,必须注意高血钾。血钾过低、过高都会对病人造成不利影响,如引起心律失常等。

  6.血糖、血脂升高较大剂量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时,会引起明显的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或新发糖尿病增多。不少大型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肯定会使新发糖尿病增加。


  二、关注6点注意事项

  为减轻降压药的不良反应,高血压病人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各种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同时,关注以下6点注意事项:

  1.停药或改换其他药物。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服普利类降压药有明显干咳时,可以用沙坦类降压药替代。服用倍他乐克或阿替洛尔后,血糖、血脂升高,可改用其他药物。

  2.减少药量。服络活喜等钙拮抗剂后,下肢浮肿,可以减量。减量后,病人下肢浮肿可以减轻或消失。

  3.联合使用降压药。利用各种降压药的不同降压机制,取长补短,在消除不良反应的同时,还能增强降压疗效。

  4.双氢类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或非双氢类钙拮抗剂合用,前者的头痛、面红、心悸、交感激活反应,可被后两种降压药消除,降压作用加强。

  5.针对钙拮抗剂引起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可以同服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由于后者具有扩张静脉作用,可以使静脉回流,水肿得到部分减轻。

  6.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血钾减低,同服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可以升血钾,从而起到互补作用。


  三、怎样用药效果比较好

  治疗目的在3—6个月,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中青年患者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130/85毫米汞柱(17.3/11.3千帕);老年患者的血压,应<140.90毫米汞柱(18.7/12千帕)。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合作,尽            可能在反复就诊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治疗方案。

  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遵循4项原则:①开始治疗时,使用小剂量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②合理的药物联合,以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③初始治疗方案无效,或有明显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可改用另一种治疗方案;④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减轻血压波动。

  目前六大类降压药,即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β阻滞剂(如倍他洛尔)、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α阻滞剂(如哌唑嗪)和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如氯沙坦),都适用于初始降压治疗,因为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长期持续的血压降低。然而实际使用时有不少因素可影响降压药的具体选择,例如社会经济因素,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情况,患者对各类药物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为此,可采用合理的药物联合。这里推荐以下5种有效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利尿剂和β阻滞剂;利尿剂和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二氢类钙桔抗剂和β阻滞剂;钙拮抗剂和转换酶抑制剂;α阻滞剂和β阻滞剂。我国自行研制的一些固定剂量复方降压制剂,价格较低,服用方便,有一定的降压疗效,也可用于低危和中危高血压病患者。

  有些患者经治疗后血压下降,就停止治疗,也有的患者治治停停,这是不妥的。现在强调患者应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




  四、一旦确诊 终身治疗

  降压治疗开始以后,在3—6个月内患者要定期随诊,根据流程图所示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专家强调,控制血压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十分重要,应与医生之间保持经常性的良好沟通,包括家属在内,应尽可能了解治疗计划,并学会自测血压。

  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可使患者的血压长期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如果未能达到血压控制目标值,应考虑以下原因:治疗依从性较差;未改善生活行为,例如过多饮酒,体重增加,盐摄入过多;并发肾脏损害;可能同时服用了升高血压的药物,例如非性抗炎药;可能有继发性病因;当然也可能有血压测量本身的假象,例如肥胖者未使用合适的袖带,或单纯性诊所高血压病白大衣性高血压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服药依从性较差,纠正的办法除了采用上述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措施外开始一个新的治疗方案可能有效。

  专家提醒:总之,高血压病人首先应树立终身服药的观念,在长期服药过程中,必须懂得各种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同时,和医生加强联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如此,才能平稳、持久、安全控制血压,健康长寿。

编辑推荐:[[高血压防治 应从小就做起
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患者十忌
糖尿病的的治疗方法 系统权威阐述]]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