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正常寿命

中医对“人的寿命”有何看法

  自然界中有春、夏、秋、冬(中医又可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与之相应的,人亦有生、长、壮、老、死。生死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却不能阻碍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步伐。中医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医学,她是人们在与疾病做斗争、追求健康长寿的过程的经验总结,对人类天然的寿命也有一定的认识。

  ①中医寿命的计算

  在古代,人们就已知道人的寿命是有一个上限的,这个上限又叫做天年。成语有“颐养天年”,中医也讲“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

  天年是有一定定数的,在出生时即已确定。明•张景岳说:“夫人生器质既禀于有生之初,则具一定之数,似不可以人力强者。第禀得其全而养能合道,必将更寿;禀失其全,而养复违和,能无更夭。”即人体的寿命在胎孕、出生之时已完备确定,有一定数,不可以人力更改。如果先天禀赋完全,后天又寿养得当,那就会更长寿,如果先天不足,后天又不得善养,则寿命就会更短。清•徐灵胎也指出:“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所谓定分者,元气也。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之先。其形成之时,已有定数。”观点与张景岳相同。

  对人类正常的寿命(除过疾病、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医学界一般认为在一百岁到一百二十岁左右。《黄帝内经•灵枢》谓“人之寿百岁而死”,即人自然死亡的正常寿命是一百岁左右,而《尚书•洪范篇》言“以百二十岁为寿”,人类的寿命应在一百二十岁。根据现代研究,人体约由500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大部分从胚胎开始分裂,分裂50次后便停止了正规分裂,细胞死亡。从这个界限来推算,人类的寿命也应该是120岁。


  ②跟寿命有关的因素

  天癸与寿命的关系  

  天癸,按现代医学概括,可以说与人体生殖有关的一些功能和性腺激素,与人体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

  中医将女子以七岁,男子以八岁为阶段,总结了各个阶段人体的不同变化。《黄帝内经》:“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由此发展过程看,天癸参与了人体生殖功能健全与衰退的全过程,随着身体盛衰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张景岳对天癸非常重视,看至与未至,就可知肾精充沛与否:“小儿于初生之时,形体虽成,而精气未裕,所以女必十四,男必十六,而后天癸至,天癸至,精之将盛也。天癸未至,精之未盛也。”

  先天之本——肾与寿命的关系

  在上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除了天癸外,肾气、肾精与人体的盛衰也是密切相关的。“女子七岁,肾气盛”、“三七,肾气平均”、“丈夫八岁,肾气实”、“二八,肾气盛”、“三八,肾气平均”、“五八,肾气衰”“八八,肾脏衰”等等。肾在中医中又谓先天之本,即源自于父母气血的先天之体,肾气又可分肾阴(、元阴、真精)、肾阳(真阳、元阳)。

  与形体有关系。“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肾阳与功能有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万物成于阴阳,阳化气,阴成形,如无之形,便不足以载阳气。

  现代研究亦发现,肾阳虚与人体的皮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系。而肾阴、肾精则与性腺系统密切相关,有实验研究表明,性腺分泌与衰老有直接关系。切除性腺促进了早衰的发生,摘除大鼠的睾丸可使大鼠呼吸道细胞退化。在中医治疗虚劳、老年疾病时,都是以补气养血,填精益髓,滋补肝肾为基础的,由此也可推断出肾气与寿命、衰老的关系。

  对于肾在人体的重要性,明•李中梓总结道:“婴儿初生……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黄帝内经》亦说:“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父母气血旺盛,遗传给后代的先天之精就充足,禀赋亦强者,肾气必强。反之,先天禀赋衰弱,肾气多不足。

  后天之本——脾胃与寿命的关系

  中医讲,脾胃为仓禀之官,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发育的整个过程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均是需要脾胃消化系统来提供。《黄帝内经》讲:“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高度概括了食物吸收转化的合过程,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饮食进入胃后,经胃消磨吸**微物质,由脾气升清的作用,将营养转化成身体必需的能量和血液,弥散至肺,由肺散布于全身。

  脾胃虚弱,中医又分为脾气虚证、脾阴虚证、脾阳虚证等不同表现,共同表现就是食欲不振,食入即饱或食后脘腹胀满,食不知味,甚者全不思食。脾气虚证多有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不收,倦怠嗜卧,面色萎黄不华,消瘦;脾阴虚证多有干呕呃逆,嘈杂胃痛,口干而渴,大便干结,肌肉消瘦,舌红少津;脾阳虚证多有寒肢冷,脘腹冷痛而喜温喜按,大便清稀,或水泻完谷不化等等表现。

  造成脾胃虚弱的原因则是多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引起。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