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坏疽病的辨证与诊断
http://www.qm120.com2008-05-19 16:53:21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1.诊断要点 本病依据病史、局部和全身表现以及有关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1)病史:气性坏疽必有创伤及伤口污染病史,见于严重软组织开放性损伤。
(2)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伤口呈"胀裂样"剧烈疼痛,甚则止痛剂也不能缓解。伤口周围水肿,初起皮肤苍白、紧张和发亮,随后转为紫暗色,最后变为灰黑色,并出现有暗红色液体水疱,伤口内可流出带有恶臭的浆液性或浆血性液体;伤口周围皮肤可触及捻发音,并见有气泡随同渗液流出;肌肉呈暗红色、柔软、肿胀;肢体厥冷、变色、水肿、坏死。
全身表现:患者初、中期表现为发热,口渴,烦躁,全身不适感;后期则表现出极度虚弱,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高热,出冷汗,脉数,呼吸急促,以后可出现谵妄,甚至昏迷,亦可出现黄疸和明显贫血,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脉象多为频数或细数,舌质红,苔黄腻。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有明显贫血;白细胞增加,但不超过12 000~15000/㎜ ;渗出液涂片可发现大量革兰氏阳性杆菌;细菌厌氧培养可确定诊断,但2~3日才能有结果.
(4)病理检查:可见坏死肌肉,肌间有气泡,并可见革兰氏染色阳性粗大杆菌.
(5)X线检查:X线照片可见肌肉间隙内有气体存在.
2.辨证分型
(1)热侵肌肤型(初期): 热毒之邪乘虚而入,致肌肤麻木不仁,疼痛,伤口内有渗液、味臭,全身烦燥,发热,口渴,苔黄,舌质红,脉弦数或细数。
(2)邪阻筋脉型(中期): 热毒之邪,损筋阻脉,瘀血凝滞,致肢体疼痛加剧,伤口周围皮肤由苍白转为紫黑色,分泌物味臭量增多。亦同时伴初期全身症状。
(3)热盛肉腐型(后期):火毒之邪炽盛并与瘀血互结,腐肉败筋,伤口周围肌肤变成灰黑色,伤口内流出恶臭浆液或血性液体。全身表现出极度虚弱,出冷汗,烦燥不安,高热,脉数,呼吸急促,甚则出现神昏谵语等热毒入营血之象。
- 聚焦宠物医疗临床用药缺口,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第五届勃林格殷格翰心脏病专家组会议在京...
- 复锐医疗科技成功举办"全球经验• 中国深化"战略专家研讨会:加速推进首台国产化设备落地,全...
- 诺和盈®与替尔泊肽相比可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降低57%,据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
- 正雅参与九院完成的产学研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Coventry回应Lapetus的保密主张
- Baxdrostat在BaxHTN III期试验中对于难控制高血压患者显示出具有统计学及临...
- AMI Pharm旗下AYP-101二期临床试验展现潜力
- 勃林格殷格翰携手澳门科技大学临床试验中心共建大湾区临床研究新高地
- 全球首款 | 迈威生物靶向 IL-11 单抗创新药 9MW3811 针对病理性瘢痕的 II...
- 全球首个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靶向药圣赫途®在华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