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世界炎症性肠病日 | 守护"肠"健康,科学管理跨越疾病边界

http://www.qm120.com2025-05-21 21:30:06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美通社 PR Newswire

关键字:

北京 2025年5月21日 /美通社/ -- 2025年5月19日是第16个"世界炎症性肠病日(World IBD Day)",今年的主题为"IBD无国界 —— 打破禁忌,畅所欲言"。在"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期间,Mayoly邀请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焰主任、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郭红主任等中国多位消化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发起"爱有颗粒度 健康无边界"科普活动,揭示IBD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双重挑战,呼吁公众关注科学用药、长期规范管理与综合干预,为患者提供从药物选择到生活干预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左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焰, 右为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郭红)


(左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焰, 右为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郭红)

炎症性肠病已并非少见病,患病人群出现双高峰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持续攀升,我国2013年CD及UC发病率分别为0.46/10万人及1.33/10万人[1],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有150万IBD患者[2]

IBD患者常面临反复腹痛、腹泻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郭红主任指出,炎症性肠病多发于15-35岁的青年群体。"患病后,学生和职场新人可能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甚至影响恋爱、结婚。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人群年龄稍长,多在50-65岁,腹痛、腹泻、频繁如厕会大幅降低患者生活、工作质量。"

隐匿的肠道"杀手",身心双重负担不容忽视

郭红主任提到:"IBD可以累及整个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贫血。克罗恩病还可能引发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如果疾病控制不佳,患者可能出现肠道狭窄、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需要行外科肠段切除手术。"

这一慢性、非特异性肠道免疫性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挑战,更对其长期生活质量、经济负担及心理状态产生深远影响。陈焰主任表示:"患者在确诊后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对疾病缺乏正确认知,如对疾病的慢性病程、复发风险等存在误解,导致患者及其家庭背负沉重的身心和经济负担。"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指出,IBD患者出现焦虑的概率是健康人的两倍[3],且疾病活动期患者常伴随抑郁情绪。这类心理问题不仅与肠道炎症水平直接相关,更与疾病反复发作、社会功能受损形成恶性循环。未来将推动心理筛查成为IBD随访"必选项",让患者从"被动忍受"转向"主动管理"。

提高用药依从性,以个性化方案化解治疗难题

陈焰主任指出,从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来看,由于炎症性肠病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分别集中于青年和老年群体。对于年轻患者而言,学业工作压力大,而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均容易漏服药物。但另一方面,IBD易复发且呈慢性进展,如果不采取科学规范的治疗手段,将增加手术和癌变风险,加重疾病负担。早期治疗可有效诱导黏膜愈合,减少复发及并发症风险,避免病情恶化至需手术治疗

这意味着,用药依从性不足是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陈焰主任分析称:"IBD现阶段难以实现治愈,但若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则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经治医生遵循规范化治疗原则,患者积极开展自我健康管理,有助于改善疾病的预后状况。"

提高用药依从性需采取多维度策略。郭红教授指出,对于吞咽困难或者工作繁忙的患者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药物剂型,提升患者用药便捷性也是目前常见的策略之一。比如年轻患者选择可顿服的缓释颗粒剂型,减少服药频次;吞咽困难患者可选用小片剂或颗粒剂,家属协助服药。同时,通过简化用药方案、开展个体化用药教育、建立医患共同决策的随访体系,并探索数字化干预等手段也可有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

做好长期管理,跨越健康边界,拥抱品质生活

尽管IBD无法治愈,但通过药物维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很多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陈焰主任指出,"通过专业多学科团队采用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等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可实现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进而正常地生活、工作、婚育。"

在陈焰主任看来,一级预防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儿童时期偏爱高糖饮料,会影响肠道菌群,进而增加患病风险;成长环境过于洁净,会导致肠道菌群单一、生态性差,容易引发疾病,建议多进行户外运动、接触大自然;作息不规律、生物钟紊乱,会影响肠道屏障和菌群,同样会增加患病几率。"

事实上,IBD患者可分阶段调整饮食,科学应对肠道负担。活动期患者采用低纤维、少渣饮食,避免韭菜芹菜等高纤维食物,减少肠梗阻风险;同时忌辛辣、油炸及生冷食物。缓解期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保持清淡、易消化原则,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克罗恩病患者需绝对戒烟,吸烟会显著增加复发风险。

陈焰主任分析称:"生活习惯和运动对IBD影响显著。国内研究指出,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若能保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可使IBD的发病率降低一半。"一般而言,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缓解期可进行每周2 - 5次有氧运动及1次抗阻训练。同时,患者需每日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及体重变化,并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及粪便常规,UC患者则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在这个世界炎症性肠病日,让我们深入关注IBD患者的身心健康,通过提高用药依从性、做好长期管理等多方面努力,助力每一位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拥抱健康人生。

[1] Cui G, Yuan A. Front Med (Lausanne) . 2018 Jun 19;5:183

[2] Kaplan GG.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 Dec;12(12)720-7.

[3] Fuller ⁃ Thomson E,Lateef R,Sulman J. Robust association betwee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finding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anadian study[J]. Inflamm Bowel Dis,2015,21(10):2341 ⁃ 2348.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