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专家余新平教授南昌爱尔施术,7岁斜视患儿重获清晰“视”界
http://www.qm120.com2025-10-02 01:59:23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2025 年 8 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特邀广州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视专科主任余新平来院主刀手术,为江西地区眼疾患儿带来了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期间,7 岁的先天性外斜视患儿小钟通过精准手术与术后康复,成功摆脱了眼疾困扰,迎来了视觉功能的新生。
小钟自出生起就被发现眼睛向外偏斜,随着年龄增长,斜视症状逐渐加重,不仅影响外观,更让家长忧心孩子的视功能发育。为寻求专业治疗,家人带小钟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恰逢余新平教授来院手术。
检查中,余教授发现小钟的眼部问题较为复杂:右眼裸眼视力 0.5,佩戴 + 1.25DS/-0.50DC×100° 镜片后矫正视力无提升;左眼裸眼视力同样为 0.5,戴镜 + 1.00DS/-0.50DC×5° 后矫正视力亦未改善。更关键的是,无论 33cm 近距离视物还是 5m 远距离视物,小钟眼位均向外偏斜 35 三棱镜度,同时存在左高右 5 三棱镜度的垂直斜视,交替遮盖时双眼需从外上方向调整至正位。此时,小钟的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遭破坏,被确诊为先天性外斜视、垂直分离性斜视、双眼下斜肌亢进、双眼屈光不正及双眼弱视。
针对小钟的病情,余教授在完善术前检查后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手术中,余教授精准实施了右眼外直肌后徙 6mm、右眼内直肌缩短 5mm,以及双眼下斜肌向下直肌颞侧向旁后徙 2mm、向后后徙 3mm 的操作,整个过程顺利完成。
术后,小钟的眼位已明显改善。经过斜视矫正手术及术后双眼视功能训练,目前小钟的眼位已恢复正常,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正逐步恢复,为未来的视觉发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余新平教授介绍,先天性外斜视作为一种出生时或出生早期(6 个月前)发病的先天性疾病,常存在家族遗传因素,其特点为斜视角较大(多超过 30°)、多呈恒定性,极少为间歇性,且无法通过配戴眼镜矫正。这类患者往往缺乏双眼单视的先天性条件,视功能危害显著,常表现为双眼视功能不良、无同时视及融合视、视网膜对应缺如。
此外,先天性外斜视患者多可双眼交替注视,多数无明显屈光不正,发病与屈光和调节关系不密切,但斜视角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中枢性集合和分开不平衡、遗传、解剖等因素相关,具体可由眼外肌肉位置或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引起。临床中,该病常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垂直分离性斜视、A-V 型斜视、眼球震颤、神经系统异常及颅面畸形等,患者立体视和双眼注视功能较差。
因此,余教授强调,先天性外斜视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需在知觉异常建立前早期矫正眼位,术后积极开展视功能康复训练,以争取恢复双眼二级和三级视功能。此次诊疗案例再次证明,及时规范的治疗能为先天性外斜视患儿带来显著的视功能改善,南昌爱尔眼科医院也将持续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为更多眼疾患者提供专业诊疗支持。
- 锐正基因完成7,500万美元A轮融资,开启与西藏药业和康哲药业的全面战略合作
- Pierre Fabre Laboratories携手基金会开展乳腺癌宣传
- TriNetX入选2025年医疗保健软件公司25强
- 希华医药与吉利德签署独家授权协议
- 健力多携手京东健康发布《骨关节健康白皮书》,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金赛药业长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获批上市,辅助生殖促排治疗进入周时代
- 国产替勃龙片金赛蓓®获批上市,为绝经症状管理增添新选择
- 以科学驱动营养创新,助力全民健康高质量发展----雀巢亮相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
- 勃林格殷格翰在ERS上公布FIBRONEER项目汇总分析数据:nerandomilast单...
- 聚焦过敏性鼻炎挑战,中外专家共话诊疗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