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冰敷门道多,错误操作危害大!一文读懂正确方法
http://www.qm120.com2025-09-16 19:47:39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工作及其他场景下,扭伤、脱臼、骨折等意外时有发生。当人体遭受创伤后,免疫系统迅速启动,大量白细胞与组织细胞参与受伤组织修复,进而引发肢体肿胀。
针对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患者,医疗领域推荐遵循 “大米原则”(RICE 原则,即休息 Rest、冰敷 Ice、加压 Compression、抬高 Elevation)。其中,冰敷作为核心措施,在运动扭伤、专业锻炼后的缓解中应用广泛。但不少网友存在认知误区,简单认为 “冰敷就是将冰块直接敷于皮肤”。
医学专家指出,冰敷属于 “冷疗” 的一种,实际操作存在诸多注意事项。错误冰敷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详解骨科冰敷正确方法与禁忌要点。1.冰敷有什么作用
止痛
减缓神经传导速度,使疼痛的耐受力提高而局部止痛。
消肿
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了局部渗出物,使肿胀症状减轻。
消炎
局部降温可抑制局部机体自身代谢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止血
冰冷刺激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收缩,抑制血液循环,减少伤后出血,加大患肢渗血需更换敷料的间隔时间。
冰敷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闭合型软组织损伤、 骨折术后、 髋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置换术后
3.如何正确冰敷
冰敷材料选择
①冰水混合物(将冰块和水以1:1比例混合放入专用冰袋里,容量达2/3满排尽空气后敷于患处)。
②冰袋(放入冰箱可重复使用)。
冰敷位置
红肿热痛部位的皮肤表面或术区敷料上方。冰敷过程中可以缓慢移动冰袋,以确保全方位冰敷。
冰敷持续时间和频率
通常20-30分钟,每日3-4次,最长时间不超过72h。每次时间不要长也不要短,因为这个时间刚好将温度传导到组织位置,过长时间的冰敷会导致血管反射性扩张,起到反作用。
4.冰敷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防冻伤及神经损伤
①每次冰敷时间限制在30分钟以内,两次间隔时间>2h。
②用薄毛巾包裹冰袋敷于患处,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
③冰敷后行皮肤检查及感觉活动评估。
注意贴服性
要让冰袋充分与炎症组织很好的贴合,这样冰敷的效果才能直达患处。可将冰袋用辅带包裹缠绕。如用冰水混合物法,可将冰袋扎紧摊开后呈平坦状。
防止污染伤口
使用时应注意防止凝结水滴渗入伤口敷料。
5.冰敷禁忌症
1.血液循环障碍
对于全身微循环障碍、休克、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和水肿等情况,不宜使用冷敷。因为冷敷会进一步使血管收缩,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
2.大面积组织受损
对于大范围组织损伤,冷敷可能会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应禁止用冷敷。
3.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冷敷会使局部血流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加重病情。
4.组织损伤或破裂、开放性伤口
冷敷可能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
5.对冷过敏者
使用冷敷可能会出现红斑、荨麻疹、关节疼痛、肌肉痉挛等过敏症状。
冰敷禁忌部位:冰敷的禁忌部位包括枕后、耳廓、阴囊、足底、腹部和心前区。
(奉节县人民医院 骨一科徐梅)
- 《促进牙周健康中国专家建议》正式发布 科赴中国支持权威机构提升口腔健康认知
- 罗克韦尔自动化赋能斐缦生物打造活性胶原蛋白"智"造新范式
- 信达生物合作伙伴 Ollin 公布眼科双抗IBI324(抗VEGF/ANG-2双特异性抗体...
- 卫材中国与帝斯曼-芬美意达成独家战略合作
- 西门子医疗与史赛克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神经血管介入治疗的发展
- 助力商业地产可持续发展,能多洁亮相2025BOMA中国行业年会
- 科济药业赛恺泽®长期随访更新结果亮相2025年IMS年会
- 金赛药业携手全球最大的脱敏治疗药企ALK,有望开启中国脱敏治疗新时代
- 迈威生物与Aditum Bio合作成立 Kalexo Bio,共同推进心血管领域siRNA...
- 第六届中国(南京)质量大会,护舒宝诠释质量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