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用什么药?从症状控制到防复发
http://www.qm120.com2025-07-24 19:22:35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特应性皮炎(简称:AD),很多时候也被称为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遗传倾向,常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其症状表现多样,最突出的就是剧烈瘙痒,患者常常忍不住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渗出、结痂等。皮肤干燥也是常见症状之一,皮肤表面可能出现红斑、丘疹、苔藓样变等。该病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病,部分患者病情会迁延至儿童期、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较为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个因素:
1)遗传因素使得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存在缺陷,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
2)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会导致炎症反应过度;
3)环境中的过敏原、气候变化、化学物质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特应性皮炎的常用药物
一、急性症状控制: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常用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根据药物的作用强度,可分为弱效、中效、强效和超强效激素。对于轻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医生通常会推荐使用弱效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而对于中重度患者,则可能需要使用中效或强效激素,如曲安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然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问题,尤其是娇嫩皮肤部位,包括面部、脖颈部、肘弯部、女性外阴、男性阴囊等部位,婴幼儿全身部位,这些娇嫩皮肤部位需要特别注意激素用量。总结来说,特应性皮炎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一般使用周期较短,症状缓解后逐渐切换至非激素类药物,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医嘱!
二、长期用药防复发: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吡美莫司乳膏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一类临床医生常推荐用的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其中核心代表药物就是吡美莫司乳膏。
吡美莫司乳膏不含激素,3个月及以上年龄段人群均可使用,具有恢复皮肤屏障的作用,可通过阻断炎症因子释放控制瘙痒,同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更适用于特应性皮炎的长期治疗,尤其适合于娇嫩皮肤部位,不会引起皮肤萎缩等问题。疾病发作期每天早晚1次,待症状消退后,可减少为每周2次巩固治疗,持续使用一个月以上可有效降低特应性皮炎复发。
我们国内比较常见的是进口的吡美莫司乳膏,肤感舒适,容易吸收,质地清爽不油腻。如在初次使用时出现局部轻微烧灼感,可放置于冰箱冷藏,坚持使用,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会逐渐消失。
三、联合用药: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可以缓解特应性皮炎引起的瘙痒症状。常用的抗组胺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类药物一般通过口服给药,可以和外用药膏组合使用。部分患者服药后可能会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在服药期间应注意避免驾驶车辆或从事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
四、感染时联用:抗生素
当特应性皮炎患者出现皮肤破损、渗出,继发细菌感染时,需要结合抗生素共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红霉素、莫匹罗星等,可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局部外用或口服给药。
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正确选择药物,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发病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其次,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或错误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
2)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保持皮肤的水分;
3)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如花粉、尘螨、化学物质等;
4)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结语: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需超越短期症状缓解,以修复皮肤屏障为长期核心目标。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通过双重机制——阻断炎症因子释放快速止痒,同时促进角质细胞分化修复屏障——实现“控炎”与“防复发”协同作用。
特应性皮炎的康复,是规范治疗与健康生活的深度融合。坚持科学用药,同时足量保湿、规避过敏原(如尘螨、化学刺激物),并保持积极心态,我们相信,AD患者终将告别复发。
- 波士顿科学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结果
- 勃林格殷格翰2025上半年:业绩稳增、投资加码、管线突破,助力两大新品下半年上市
- 大胆领导和不可阻挡的成长的新篇章
- 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获权威指南推荐
- 赛多利斯保持增长势头;盈利增速超预期
- CeraVe庆祝“与皮肤科医生一起开发”护肤品二十周年:向皮肤屏障科学和创新致敬20周年
- 长效全人源靶向TSLP抗体HBM9378/WIN378启动治疗哮喘的全球II期POLARI...
- 利奥制药慢性手部湿疹创新药Anzupgo®(德戈替尼乳膏)获批落地粤港澳大湾区
- 药物设计与AI的创新融合:维亚生物的前沿探索
- 仑伐替尼联合疗法重磅突破: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点亮生命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