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少年摆脱先天性内斜视阴霾,杨秋艳助力重获“正”视未来
http://www.qm120.com2025-07-18 17:23:10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2025 年 5 月,12 岁少年小平在父母陪伴下,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因自幼饱受先天性内斜视困扰前来求医。在科室主任杨秋艳的精心诊疗下,小平不仅矫正了歪斜的眼位,更向着恢复双眼视功能迈出坚实一步。
小平父母回忆,孩子自蹒跚学步起,就被发现双眼向内偏斜。随着年龄增长,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外观,更导致孩子视物模糊、易产生视疲劳。辗转多家医院后,他们慕名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
经杨秋任细致检查,小平右眼视力仅 0.15,佩戴 - 2.25DS/-1.00DC×150° 眼镜后矫正视力达 1.0;左眼视力 0.8,佩戴 + 0.25DS/-0.50DC×50° 眼镜后矫正视力同样为 1.0 。无论是 33cm 近距视物,还是 5m 远距视物,小平眼位向内偏斜 20 三棱镜度,且存在右高左 10 三棱镜度的垂直斜视,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严重受损。最终,杨秋任确诊其患有先天性内斜视、垂直斜视及双眼屈光不正。
为帮助小平摆脱眼疾困扰,杨秋任团队在完善全面术前检查后,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手术中,医生精准实施右眼内直肌后徙 5mm、右眼下斜肌转位,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顺利完成。术后,小平积极配合验光配镜与双眼视功能训练,如今他的眼位已恢复正常,曾经受损的双眼视功能也在逐步 “苏醒”。
“先天性内斜视,又称婴幼儿性内斜视,是儿童成长路上的‘视觉隐形杀手’。” 杨秋任科普道,这类疾病通常在孩子 6 月龄前发病,发病率介于 0.1%-1%,且与屈光状态关联性不大。其典型特征包括:早期可能间歇性出现的恒定性内斜视,内斜角度多超过 30-50 三棱镜度且相对稳定;多数患儿屈光状态为生理性或轻度远视,即便佩戴矫正眼镜,斜视角也不会明显改善;部分患儿还会出现交叉性注视、眼球运动异常,甚至合并垂直斜视、眼球震颤等症状。此外,这种眼病还可能存在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斜视病史,需格外留意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
谈及治疗方案,杨主任强调,手术矫正为主要手段,最佳手术时机通常在孩子 18-24 个月。“早期手术不仅能矫正外观,更能预防大脑运动通路驱动的眼球运动发育不良,为孩子保留重建双眼视功能的黄金机会。” 她提醒家长,若发现婴幼儿出现眼球偏斜、畏光流泪或频繁揉眼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期。
- 招商信诺以精准服务书写为民办实事"暖心答卷"
- 进博前瞻 | "进博全勤生"瓦里安携多款首发放疗新品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 美赞臣科学实证新成果发布,"双轮驱动"全生命周期营养创新
- 加拿大卫生部批准仑卡奈单抗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 养固健亮相特殊食品大会:用户为核、科技为翼开启中式细胞延衰新纪元
- 中宏保险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个险理赔服务报告
- 第五届 AMWC China 世界美容抗衰老大会圆满收官 全球医美力量齐聚 共绘产业创新蓝...
- 男性健康日|美纳里尼:科普创新双轮驱动,赋能男性全周期健康管理
- 赋能健康•焕新生活----WellFitXplore 2025将于澳门盛大启幕
- 康宁杰瑞HER2双抗ADC药物JSKN003铂耐药卵巢癌适应症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