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能治好吗?62 岁家族性企鹅病患者告别搀扶行走:神经修复助患者恢复自主行走
http://www.qm120.com2025-05-23 15:31:25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
导语:走路摇晃如企鹅、说话含糊、拿物不准……62 岁的马先生被罕见病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折磨两年,辗转多地治疗未果。三个月前,他在我院神经修复医学中心通过系统治疗,从依赖搀扶到自主行走,重获生活希望。
一、家族遗传性怪病缠身 两年求医之路布满荆棘
本该安享晚年的马先生,近年来逐渐出现走路缓慢、肢体乏力等症状,随后病情持续恶化:行走时摇摇晃晃如醉酒,频繁跌倒;说话口齿不清,连吃饭夹菜都难以精准完成。更令人揪心的是,其父亲和妹妹均有类似病史,经基因检测确诊为全球罕见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CA42 型。

“看着他从能慢慢走到需要人扶,我们跑了多家医院,始终查不清病因,几乎要放弃了。” 家属回忆起求医历程,仍满是无奈。直到三个月前,马先生来到我院神经修复医学中心,终于明确诊断并开启系统治疗。
二、多学科联合诊疗 罕见病治疗迎来突破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是一种因基因突变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运动协调障碍为核心表现,中国常见亚型为 SCA3,而马先生所患的 SCA42 型全球罕见。该病早期症状隐匿,通常 10-15 年后患者会丧失行走能力,晚期需依赖轮椅或卧床,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行走能力:从需两人搀扶到独立行走 20 米,步态稳定性显著提升,跌倒风险大幅降低;
肢体协调性:用餐时夹菜精准度提高,不再频繁洒落食物;
语言功能:说话清晰度改善,能完整表达需求,家属沟通负担减轻。
“现在他能自己下楼散步了,我们全家都看到了希望。” 马先生的儿子难掩激动。
三、罕见病防治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子女有 50% 的概率携带致病基因。” 我院专家提醒,若家族中有类似症状(如进行性行走不稳、言语障碍),需警惕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建议尽早进行基因检测及遗传咨询。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小王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精彩预告 | 传奇生物将在2025ASCO、EHA和ASGCT上公布肿瘤和血液治疗领域最新...
- 科济药业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CT041)的摘要已公布于ASCO网站
- 美国万通证券宣布完成其客户WORK Medical Technology Group LT...
- 医患四载同行关爱升级,京沪接力赋能惰淋"无虑"新生态
- 群晖全新企业级方案亮相COMPUTEX2025:构建全栈数据管理生态系统
- 默沙东HIF-2α抑制剂维利瑞®(贝组替凡片)正式在中国境内商业上市
- 阿斯利康携重磅研究,创连续七年亮相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全体大会纪录,进一步彰显重新...
- 勃林格殷格翰新一代溶栓药物美通立®在华获批,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 在东南亚推出260万欧元的创新挑战赛,以重新构想对新父母的支持
- 世卫组织基金会和LGH达成慈善合作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