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宫脱垂按下“复位键”:告别下坠,重拾盆腔健康
http://www.qm120.com2025-05-06 11:36:27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我国约9.5%的成年女性正面临子宫脱垂的困扰,这一疾病因盆底肌松弛引发,常伴随尿失禁、反复感染等问题,成为女性健康的“隐形枷锁”。近日,花生医疗·北京五洲妇儿医院妇科专家团队推出创新术式“腹腔镜下子宫韧带高位悬吊术”,以微创技术结合自体组织修复,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长效的治疗选择。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帮助数百名患者摆脱脱垂困扰,术后满意度超95%。
盆底“失守”如何破解?自体修复技术带来新希望
“女性的盆底肌就像一张‘吊床’,承托着子宫、膀胱等脏器。当这张‘吊床’因妊娠、衰老或长期腹压升高变得松弛,脏器便会‘失守’。”花生医疗·北京五洲妇儿医院妇科首席专家关铮教授解释道,盆底肌松弛,可能导致的盆腔脏器脱垂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壁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等,患者常出现下腹坠胀、漏尿甚至器官脱出等症状,不仅行动受限,更因“难以启齿”陷入心理困境。
52岁的李女士便是典型案例。生育两个子女后,她长期被漏尿困扰,当行走或增加腹压时还会感觉到有肿块从阴道口脱出。“不敢跳广场舞,也不敢出远门,感觉自己‘老了不中用’。”经朋友推荐,她到五洲妇儿医院咨询,经诊断,李女士的子宫脱垂已达中度,关铮教授团队为其制定了腹腔镜下高位悬吊术方案。“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现在终于能挺直腰板生活了。”她感慨道。
告别“外来网片”:自体韧带悬吊术更安全、更长效
传统子宫脱垂手术依赖人工网片支撑盆底,但存在感染、慢性疼痛及网片侵蚀等风险,部分患者甚至面临二次手术。关铮教授指出:“合成材料可能引发排异反应,而利用患者自身韧带进行悬吊,既能避免异物并发症,又能实现更精准的解剖复位。”
花生五洲妇科专家团队推出的“腹腔镜下子宫韧带高位悬吊术”,通过腹腔镜微创操作,将脱垂的子宫或阴道顶端,利用患者自身的圆韧带、骶韧带等组织进行高位悬吊固定。术中出血量少、视野清晰,术后1-2天即可恢复活动,尤其适合年轻患者及对有较高需求的人群。此外,该技术可保留子宫功能,为有生育意愿的女性提供更多选择。
专家呼吁:早发现早诊治 告别“难言之隐”
“许多患者拖到脱垂器官暴露体外才就医,此时手术难度和风险大幅增加。”关铮教授强调,女性应关注身体信号:若出现长期下腹坠胀、漏尿或阴道异物感,需及时筛查。
为提升防治意识,花生医疗·北京五洲妇儿医院成立盆底功能康复中心,整合行为指导、盆底肌锻炼、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菲蜜丽激光治疗及个性化盆底手术方案,形成阶梯化诊疗体系。
“医疗进步的目标是让患者有尊严地生活。”关铮教授表示,未来团队将进一步优化术式,并推动技术下沉至基层医疗机构,惠及更多女性。“子宫脱垂不应成为生活的阻碍,女性应积极面对,选择专业医疗机构,拥抱无脱垂之忧的美好生活。”
- 2万跑友及800组家庭安全奔跑背后:和睦家式赛事医疗保障新范式
- 2025 AACR | 迈威生物公布 6 项创新品种及平台的研究成果
- 康宁杰瑞两项双靶点ADC临床前研究数据在2025年AACR年会公布
- 信达生物宣布全球首创CEACAM5 双载荷ADC(IBI3020)完成临床I期研究首例受试...
- Continuity Biosciences投资PinPrint, Inc.,进军美容和化...
- 复宏汉霖与山德士就伊匹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达成授权合作,总金额超3亿美元
- 责任•创新•未来:药明生物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 科学选择纸尿裤黄金标准发布
- 迪哲医药营收大增294%,全球创新管线接力布局
- 英科医疗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