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非遗”:传承先行,创新紧随
http://www.qm120.com2025-04-29 19:31:16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近日,“第一期非遗中医正骨疗法传承培训班”在河北省承德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正骨疗法传承人及中医骨伤专家、学者、医师等300余人汇聚一堂,围绕着中医正骨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入学习与交流。
据了解,培训班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主办,承德医学院、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承办,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不仅在医药行业及中医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让非遗这一人类文明的结晶,有了新的传承方式。
共话非遗,交流与授课同行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于2004年加入《公约》,并积极推进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的相关工作。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从2006年开始,国家先后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协办此次“第一期非遗中医正骨疗法传承培训班”活动的颈复康药业集团,其“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就于2021年入选了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以传统医药类为例,截止到2025年3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计23项,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计182个子项,代表性传承人184名。
尽管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动传统医药事业的发展,但传承仍然任重道远,尤其是非遗传承,更是需要多方发声与合力。
传统医药类非遗,包括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疗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等小类。其中,中医正骨疗法不仅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承与发扬意义非凡。
“中医正骨疗法作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相关项目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占有很大比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在活动致辞中指出,中医骨伤学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诊疗手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骨伤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希望通过举办中医正骨疗法专题培训班,推进中医正骨疗法保护传承,培养凝聚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正骨疗法人才,推进建立体系完备、梯次合理的中医正骨疗法传承人队伍,确保中医正骨疗法代代相传,为健康中国建设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正骨”力量。
“中医正骨疗法的传承,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为现代医学提供宝贵的借鉴。”在此次会议上,承德医学院副院长王表示。
作为活动的协办方,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颈复康药业集团董事长李沈明对于非遗的传承及意义,有着更务实与宏大的愿景。他指出,“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颈复康药业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做好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让腰痛宁胶囊这个产品服务更多的腰腿痛患者,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伟大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代中医骨伤工作者应肩负起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历史使命,既要赓续中医骨伤的智慧结晶,更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学科创新发展,让中医骨伤更好造福世界人民。”首届全国名中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孙树椿教授在现场向中医骨伤同仁发出倡议,也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此次活动还在现场开展了授课,除孙树椿教授外,浙江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浙江省骨伤研究所所长肖鲁伟教授,国家级非遗项目“罗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罗素兰教授,国家级非遗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郭珈宜教授,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石氏伤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詹红生教授,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城苏氏正骨”代表性传承人苏继承教授;国家级非遗项目“蒙医传统正骨术”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巴虎山教授等各个流派传承人以中医正骨疗法为主题,通过开展理论授课、手法技术现场示范、互动答疑、经验交流等形式,围绕各流派的发展脉络、特色手法、优势技术、治疗观念等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探讨;现场学习气氛浓厚,学员们直呼这次学习可谓干货满满。
传承非遗,颈复康在行动
2021年6月,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成功入选,颈复康药业集团也成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
对于走过73年历史的颈复康药业集团来说,“非遗”是对其“传承中华古文明,倡导健康新文化”企业精神比较好的诠释,也是对企业践行“特色中药、绿色中药、文化中药”发展线路和打造“风湿骨病龙头企业”战略最有力的证明。而对于上市40年的腰痛宁胶囊来说,“非遗”是对其传承的肯定以及对产品工艺和质量的认可。
在此次活动上,承德医学院原院长张树峰教授做了题为《腰痛宁胶囊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要点研究》的报告,指出腰痛宁胶囊的制作过程既保留了传统炮制工艺的精髓,又严格按照现代中药制剂生产规范操作,组方严谨科学,配伍精妙,药猛功专,刚柔相济。
腰痛宁胶囊的组方由马钱子、、苍术、乳香、没药、全蝎、僵蚕、土鳖虫、川牛膝、甘草十味药组成,为治痹症的经典方剂,最早可以追溯至明朝,乃宫廷秘方,后流传到清朝光绪年间,由费山寿载于《急救应验良方》,后辗转流入河南南阳郭家成为家族祖传秘方,传承至今已有六代,再由原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郭晓庄教授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二号散”,1985年颈复康药业集团承接了生产以及后续的研究等工作,正式命名为“腰痛宁胶囊”。
腰痛宁胶囊以马钱子为君药,颈复康药业集团对其进行工业化生产后更是关注其使用的安全性。经过长期的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探索出了既保留传统技术,又具现代工艺特色的独家“遵古炮制”的工艺,即河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表面鼓起并显深褐色或深棕色,取出筛去辅料放凉。看着工序比较简单,但是工人们不可有半点马虎。一方面必须选用优质河砂,大小、品种都有严格要求;炒的过程中对砂子的温度、炒制时间要严格掌握,几代炒药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把砂子的大小、品种、炒砂时间及温度、烫炒时间、温度全部固定下来,严格执行,确保药品质量。
“君药马钱子,苦、寒(温)、有大毒,归肝、脾经,能通络止痛,散结消肿。在临床应用中,只要谨守病机,准确辨证,并把握好用药要点,就能充分发挥腰痛宁胶囊的治疗效果。”张树峰教授如是说。
在遵古炮制的基础上,颈复康药业集团将老药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同时控制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为指标,建立了“去毒存效”规范性炮制方法和评价标准,研发出独特的炮制工艺技术,达到马钱子炮制品物尽其用、质量稳定、疗效最佳而且使用安全的目的。腰痛宁胶囊作为中成药,马钱子碱、士的宁含量的控制精度甚至可以达到化学药的水平,开创了中药固体制剂的先例,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其质量标准更是先后被载入2005版、2010版、2015版、2020版、2025版《中国药典》。
毫不夸张地说,自腰痛宁胶囊上市以来,颈复康药业集团持续不断地在毒理药理、产品疗效、不良反应监测、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不仅仅体现在传承上,还有许多循证医学证据。
2016年1月,中国中药协会与颈复康药业集团共同举办的“腰痛宁胶囊上市30年成果发布会”上,多项报告证实腰痛宁胶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及功能障碍(ODI)的改善有确切的疗效,质量控制技术和产品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展示了产品在经济性、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质量稳定性四个方面优势。
除此之外,中医药类顶级权威期刊《中草药》发表的《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盲法、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证实,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阻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能快速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由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张立国博士负责的腰痛宁胶囊循证医学分析报告显示,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痛、腰肌劳损等腰腿痛等疾病其效果相较于对照药有明显优势或与对照药物疗效相当。
2023年,腰痛宁胶囊入选了“100个基于评价证据的中药品种 (首批)”,实现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也找到了一条传统医药非遗的传承与发扬的路径。
如今,腰痛宁胶囊已上市40年,颈复康药业集团从4月份开始启动为期六个月的“匠心传承四十载,守护健康创未来”系列庆祝活动,让中医药文化在企业、医药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也让非遗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卢礼强)
- 【直击AACR 2025】亚盛医药公布五项临床前进展,耐立克®联合APG-2575展现显著...
- Comac Medical宣布新任领导团队,启动国际扩张
- 莱佛士医院与韩国Health on Cloud国际远程诊疗中心落户重庆 融汇中、新、韩顶尖...
- 药明康德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及利润均重回双位数增长,收入同比增长21.0%,经调整Non...
- 《Z世代个性化消费医疗洞察报告》发布,个性化定制已成显著趋势
- 济民可信推出"全球合作伙伴计划"
- 首届复锐美学汇中外专家高峰论坛启幕:聚焦毒素前沿,绘就医美精准化新图景
- 最新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0%的动物主人信任并感谢兽医从业人员,但却低估了该职业的难度
- 勃林格殷格翰与Tessellate Bio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针对难治性肿瘤的全球首创精准疗...
- 诺纳生物合作伙伴辉瑞在2025 AACR年会上公布基于TOP1i靶向人间皮素ADC疗法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