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东大肛肠医院:息肉患者注意!身体出现这6个变化,可能是息肉正在癌变...
http://www.qm120.com2024-10-16 10:46:57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汽车要定期检查,人也不例外,定期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人的体检报告上出现了“息肉”二字,肠息肉、胆囊息肉、胃息肉……
乍一看,难免紧张忧虑,觉得癌症就在伸手可触的边缘。那息肉真的是“癌症近亲”吗?查出来了该怎么办呢?胃息肉离癌症又有多远呢?
胃肠息肉是怎么来的?
很多朋友体检发现胃肠息肉,都会疑惑为什么我会长息肉呢?
其实,息肉就是多余的一块肉,在我们全身许多空腔脏器都会长,如鼻腔、子宫、膀胱、胃肠道等。长在胃肠道的息肉就是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就是在胃肠道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胃肠道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或其他原因会出现炎症增生或赘生物形成,就会形成息肉。
胃肠道息肉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肠息肉、直肠息肉。
胃肠息肉一定会癌变?
并非所有胃息肉都会发展成癌!
胃肠息肉确实是一种潜在的癌前病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胃肠息肉发展到胃肠癌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需要5—10年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息肉的大小、形状和类型都会影响其癌变的风险。一般来说,息肉越大,发展成癌的几率越大,且所需时间越短。形状不规则、表面结构紊乱的胃肠息肉以及腺瘤肉中绒毛成分较多的息肉,其癌变倾向较大。
胃肠息肉癌变的早期征兆
早期发现胃肠道癌症有点难,但如果出现一些“信号”,就提示可能出问题了。胃肠道癌症作为常见却可能被忽视的一类疾病,其早期发现对提高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
一旦出现以下任何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存在时,应及时就医。
短时间内突然消瘦
出现不明原因贫血
排便性状发生改变
排便颜色变成黑色
排便变得没有规律
发现胃肠息肉到底切不切?
根据2015年美国消化内镜协会指南建议:>1cm的胃底腺息肉、0.5-1.0cm的增生肉、所有腺瘤样息肉应完全切除;所有单发息肉均应活体组织检查或切除;多发肉时应活体组织检查或切除;多发息肉时应活体组织检查或切除最大者,并选取其他代表性的息肉进行活体组织检查。
根据《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2023)》建议:肠息长径大于等于5mm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小于等于5mm的非腺瘤肉,进展为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极低,特别是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多发肉,若活检证实为非腺瘤肉,则无须切除;对于凹陷、扁平、锯齿状或有绒毛成分的息肉,即使时小于等于5mm,也建议切除。
总之就是能切的尽早切,留在身体里就像一个定时,指不定哪天就爆了!
贵阳东大肛肠医院是一家专业治疗肛肠疾病的医院,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关注我院官方公众号进行预约咨询,届时会有专业的人员为您答疑解惑!
咨询电话:96800
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供参考,不做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及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版权声明: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Asia BIO•新加坡站圆满落幕:百吉生物分享下一代TIL疗法创新策略
- 屏幕保护膜护眼技术再升级:TÜV莱茵为Simmpo颁发"90%蓝光衰减"认证
- 腾盛博药发布最新公司业务进展及2025中期业绩报告
- 亚盛医药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耐立克销售强劲增长达93%
- AI 创造分子提名"医药界的诺贝尔" 晶泰科技孵化希格生科胃癌新药入围盖伦奖
- 平安产险河北分公司风险减量服务走进沧州献县乡村
- 予路乾行AI技术助力博瑞医药打造新一代代谢干预药物BGM1812
- 复锐医疗科技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注射填充释放增长动能,AI 赋能能量源业务增强战略韧性
- 诺华创新药物诺锐达®(盐酸阿曲生坦片)IgA肾病适应症在中国获批
- 医师节沪厦双城共护胃肠 守护市民"镜"展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