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宫颈疾病规范化治疗(宿州)专题学术沙龙会圆满召开,吴大保教授致辞

http://www.qm120.com2024-05-13 12:01:47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区内外宫颈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高宫颈疾病和宫颈癌的诊疗水平和效率,宫颈疾病规范化治疗(宿州)专题学术沙龙会于2021年7月4日09:30-11:20在宿州锦江都城酒店举行!本次大会聚焦于宫颈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大保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解读《瑞琳他抗——HPV感染干预新方法》,淮北市人民医院张爱英教授进行病例分享,宿州市立医院井水教授等多名权威专家参与授课讨论。


大会主席致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吴大保教授

《瑞琳他抗——HPV感染干预新方法》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宫颈癌病因明确,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成熟,有多种方案可供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选用。发达国家通过开展有组织的、以细胞学和HPV检查方法为主的宫颈癌筛查计划已显著性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型人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HPV16、18型是最主要的两种致癌性HPV,分别占宫颈癌发病的55%~60%、10%~15%,其他类型的HR-HPV感染情况可随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受宿主、病毒、细胞等方面的影响,即使感染同一类性的HPV,其生物学行为在不同病变中亦有不同。

大会上,吴大保教授讲解了HPV感染治疗的新进展和目前国内外关于HPV的前沿研究,并进一步讲解了HPV的致癌机制,对临床上HPV感染治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中对HPV患者的感染人群分布、感染症状和因素、筛查和诊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讲解了依据HPV病毒特点的预防与治疗性产品——瑞琳他抗,作为在临床上系统治疗HPV感染的优选方案。

吴大保教授分析了HPV病毒在宫颈疾病中的致癌原理以及HPV抗原的制备,并讲解了瑞琳他抗的研发机制及核心成分,是以卵黄免疫球蛋白(IgY抗体)为核心的生物耗材。对已感染HPV的患者及HPV高危亚型反复感染的患者,及物理与手术治疗尚无法转阴的患者、尖锐湿疣术后患者以及患者的性伴侣都有治疗作用。对HPV感染和宫颈疾病在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和应用方法,吴大保教授都给予了详细解答。

宫颈疾病规范化治疗(宿州)专题学术沙龙会圆满召开,吴大保教授致辞


学术分享

宿州市立医院 井水教授

《HPV感染及早干预治疗的重要性》


HPV感染十分常见,而且大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当机体或病毒本身的某些特征导致机体不能清除病毒,就会形成HPV的持续感染,而持续性的HR-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是研究HR-HPV感染与子宫颈癌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认为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Dalstein等研究发现,在HR-HPV阳性妇女中,低病毒载量者(<10ng/L)病毒清除率比高病毒载量者(≥10ng/L)高,认为低病毒载量者其病毒感染也易清除。Song等研究发现术前高病毒载量的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率明显高于术前低病毒载量的患者,提示病毒载量是HR-HPV持续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因此,高病毒载量患者术后应严密随访。

井水教授分析了病毒载量与HPV持续感染的密切关系,讲解了瑞琳他抗在降低病毒载量(以及防止尖锐湿疣术后复发)的有效作用,肯定了瑞琳他抗对于无法自我清除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阻断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降低病毒载量负荷进而防止宫颈病变的重要意义。

宫颈疾病规范化治疗(宿州)专题学术沙龙会圆满召开,吴大保教授致辞


病例分享

淮北市人民医院 张爱英教授

《瑞琳他抗病例分享》


张爱英教授分享了临床中的大量病例,以及在使用瑞琳他抗治疗过程中的真实案例,通过分析患者的年龄构成、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等,显示了患者在使用瑞琳他抗治疗后所取得的显著效果。瑞琳他抗能够阻断生殖道HPV感染,降低HPV病毒载量,预防宫颈病变发生,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同级别中,通过清除游离病毒颗粒,及早清除受感染的宿主细胞,打破HPV持续感染的状态,提高CIN患者的治愈率。

宫颈疾病规范化治疗(宿州)专题学术沙龙会圆满召开,吴大保教授致辞


大会讨论环节


HPV主要的感染途径为性接触传播,少数也可通过消化道感染或母婴传播。人类是HPV的唯一自然宿主,子宫颈的鳞-柱上皮移行区是HPV的易感区域。HPV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主要感染皮肤及黏膜鳞状上皮。HPV的感染与复制增值依赖于上皮细胞的分化。HPV侵入基底细胞后,病毒DNA在基底细胞内复制,随基底细胞的分化成熟逐渐向表层移动。在表层细胞内,病毒衣壳蛋白表达并包装形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因此,成熟的病毒颗粒仅在终末分化的上皮细胞中产生。分化成熟的上皮细胞很快脱落,因此尽管HPV的衣壳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但不能在感染早期有效地提呈免疫系统。这是导致HPV免疫原性低,易形成持续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研究已证实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据文献报道,HPV感染的检出率在正常人群、CINⅠ、CINⅡ、CIN Ⅲ、宫颈癌组中分别为4%、30%、55%、65%、99.8%。但HPV感染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宫颈癌,从HPV感染发展至浸润性宫颈癌的平均时间需要25-30年,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漫长过程。HPV感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感染期、亚临床感染期、临床症状期。宫颈癌的发生也有一系列的前驱病变过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依病变的严重程度又分为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CINⅠ)、宫颈上皮内中度瘤变(CINⅡ)和宫颈上皮内高度瘤变(CIN Ⅲ)。

宫颈疾病规范化治疗(宿州)专题学术沙龙会圆满召开,吴大保教授致辞

虽然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但不是导致癌变的充分条件。需要同时存在其他可能增加宫颈癌风险的协同因素,这些协同因素可能通过促进HPV感染、或促进HPV持续性感染、或HPV感染后加快宫颈病变的自然进程等,从而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有必要对HPV感染及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最后,与会专家再次肯定了瑞琳他抗在HPV治疗领域以及在宫颈疾病预防中的有效作用,高度赞扬了瑞琳他抗携手基金会援助项目、商业保险等在普惠广大患者方面的巨大支持。随着对HPV及宫颈疾病预防与治疗领域的持续投入,WHO在全球范围内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实现。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小王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