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整夜睡不着、情绪消极、食欲不振、抗拒社交?
http://www.qm120.com2023-10-09 19:34:06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现今社会,普遍面临着来自于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人们背负了很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全球精神障碍疾病形势严峻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近年来,全球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更加沉重,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例分别增加了28%和26%,抑郁症患者激增5300万,增幅高达27.6%。此外,强迫、躁狂、失眠、精神分裂、神经衰弱、头痛等问题均有所凸现。疫情三年带来的压力,给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不同于通常的情绪波动和对日常生活中挑战产生的短暂情绪反应,尤其是当抑郁症反复发病,并达到中度或重度时,抑郁症可引致“极端行为”——它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可避免的痛苦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儿童青少年抑郁为例,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
者为在校学生。国家教育部已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对儿童青少年患者而言,父母是其就医前极为关键的一环。很多家长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却看不到背后的情绪和精神因素,把问题简单定性为不爱学习、青春期叛逆或者意志力薄弱。长此以往,导致青少年的抑郁之路“道阻且长”,甚至出现自残、自伤等倾向。
提高精神卫生防治意识刻不容缓
2023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号召,我院聚焦抑郁、焦虑、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等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通过“山西省级名中医、教授公益会诊”活动,缓解百姓看病难、看专家难问题。
并邀请山西省权威精神科专家科普宣教,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消除公众对精神疾病及患者的偏见与歧视等。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四位资深精神科医生为大家讲解精神心理健康防治要怎么做、如何做的问题。
太原科大专家在线答疑、公益义诊
这位是太原科大特聘名医、山西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的王永龙医生。
记者:王主任,您好,我们都说要做到心理健康,那与之相对的异常心理及症状是怎样的呢?
王永龙:大家好,我是王永龙。
“最近有些烦躁,总想发火”
“感觉提不起精神,工作总是分心”
“最近心里头难受,身体也觉得不太舒服。”
……
像这样的感受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可能就是一些心理异常的表现。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般心理健康的标准有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这七个标准。而如果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长时间段的情绪得不到疏解,就会危害到身体,可能会发生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第一种,失眠也就是睡眠障碍,通常表现是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下降;第二种,焦虑会让患者出现过度担心、过度紧张、不安等症状,表现在身体上就会出现心慌、颤抖、出汗等;第三种,抑郁症是现在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会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任其发展就会产生躯体化症状,胸闷、气短、疼痛、乏力等严重后果。
身心是相互影响的,而不良消极的心理任其发展就会损害到身体的健康。
记者:为了避免产生心理问题,马凤医生能给我们提点预防措施吗?
首先第一点,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这有利于提高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还可以定期打扫整理房间,让环境影响人,干净整洁的环境能让人心情舒畅,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二点,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接纳自己、和朋友多交流、参加户外运动和听音乐等,可以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放松心情、提升自信心、增加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第三点,参加集体活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参加集体活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和团队的凝聚力及协作能力、还能够丰富文化生活。
记者:那如果产生心理问题后,对于家属如何陪护,刘惠梅医生有哪些建议呢?
刘惠梅:大家好,我是精神科医生刘惠梅。大家要知道产生心理疾病,是每个人都不想发生的,所以家属要对患者多点耐心和包容,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那家属可以怎么做?
1、做好日常护理。保证基本的生活,照顾好饮食起居,督促按时吃饭、按量服药;
2、及时的记录和沟通。多观察患者,对其情绪、行为的变化要及时反馈,紧急情况下要干预,不能被动;
3、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要以聆听为主,及时照顾患者情绪,以便让患者得到理解尊重,让他们有喘息的时间空间;
4、耐心陪伴、不焦虑。家属可以像往常一样说笑,家属焦虑也是在无形之中给患者施加压力,需要不过度地唠叨打扰,耐心陪伴。
记者:关于树立正确的就医观,王会英医生有哪些想和大家说说的吗?
王会英: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那就是:“防病大于治病”,强化预防为主意识,即使我们再忙也要定期检查一下身体,放松心情,有利于保障身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要敢于正视疾病,如果遇到心理问题而自己难以调节的情况时,大家千万不要讳疾忌医,认为心理问题是一件小事、不愿意打开自己、难以启齿而拒绝就医。
遵从医嘱,能够保证医疗服务的准确性,确保药效和用药安全,帮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
大家普遍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烦恼,整天快快乐乐的,但其实不是这样,健康的心理是能感受到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并且能在情绪低落的时侯,帮助自己适应和调节。
记者:关于心理健康,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小测试:
您的心理健康吗?以下十三道题,请回答:“是”或“不是”
1.有些人或事是否很容易让你不开心?
2.有人对不起你,你是否超过半年还耿耿于怀?
3.你是否一路上对那个在公共汽车上或地铁里碰了你却不道歉的人很气愤?
4.你是否经常不想跟人说话?
5.你在做重要的工作,是否觉得旁人的说话打扰你,让你很烦?
6.你是否长时间地分析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某一行为?
7.你是否经常觉得别人看不起你?
8.你是否常常情绪不好?
9.你与别人争论时,是否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嗓门,导致声音太响或太轻?
10.你是否习惯于自言自语?
11.别人不理解你,你是否会发火?
12.是不是看喜剧片、听笑话也开心不起来?
13.是不是常觉得有人作弄你?
客观的回答上述问题,如果答案多为“不是”,那么,建议前往专业机构做相关心理量表测查。
王永龙:值此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我们在此呼吁大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一起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如发现自家小孩、或亲属长期处于心情低落、疲惫乏力、悲观厌世等情绪状态,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切记不要盲目自测。
栏目主任:陈园元
实习记者:李琛 赵磊
- "让健康的血液顺畅的流淌"西点药业
- Sirtex Medical公司的SIR-Spheres® Y-90树脂微球获得美国食品药...
- 药明康德荣膺MSCI ESG "AAA" 领导力评级
- 美利亚酒店及度假村与KnowYourself携手续写家庭自然疗愈新篇
- 从老人院反诈模拟到特殊学校趣味赛事,招商信诺以爱和责任护航美好生活
- 汤臣倍健透明工厂获评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2025年企业ESG优秀案例
- 重点发布:上海和黄药业荣膺"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 7•8|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进商圈活动
- Seegene 推出全新传染病分析平台 STAgora™
- 强生庆祝CARTO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问世三十周年,以创新守护健康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