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创新药JAK1抑制剂正式供应中国市场
http://www.qm120.com2022-07-13 14:04:24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近日,好消息传来,特应性皮炎口服创新药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已获批上市供应中国市场,将为患者带来治疗的新希望。
青少年饱受“瘙痒难眠”之苦
近年来,AD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有不少于3000万的AD患者,奇痒难忍导致患者有睡眠障碍的风险约是非AD患者的两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张春雷教授在接受《环球网》采访时透露,“痒不能眠”是许多患者的痛苦日常,长此以往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活和心理问题。
《青少年皮肤健康状况调研》显示,特应性皮炎尤其“青睐”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占比高达40%,其中近60%青少年患者因瘙痒无法入睡,近35%的青少年因反复发作而耽误学习。
张春雷教授指出,青少年面临中考、高考这些关键节点,尤其是决定人生的高考,好的学校和专业都对他们的人生轨迹产生重要影响,而良好的睡眠质量和专注力则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AD引发的瘙痒往往让他们夜不能寐,这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状态。而表现在头面部、躯干等外露部位的皮损也很容易让他们对自身形象过度关注、甚至造成心理负担。
中重度患者的治疗需求远未满足
根据《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过去AD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用药、紫外线疗法、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几大类。近年来,生物制剂的问世让AD治疗迈向靶向治疗的新阶段,但对于病情更为严重的中重度患者而言,现有的生物制剂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治疗需求。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皮肤科主任李承新教授在接受《环球网》采访时表示:“在目前靶向生物制剂的治疗中,至少有多于一半的患者尚未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同时还有超过80%的患者需要在生物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叠加’其它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更高效便捷的治疗手段来止痒和恢复皮肤状况是中重度患者的迫切需求。”
创新口服靶向治疗带来新希望
如今,这一局面有望被打破。随着对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与瘙痒、炎症相关的所有细胞因子都参与了AD的发病,而抑制JAK1能够实现“一箭多雕”的效果,即全面阻断这些炎症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从而有效改善瘙痒和皮损症状。
针对JAK1“量体定制”的口服创新药JAK1抑制剂靶向药乌帕替尼就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的难治性、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比起现有的生物制剂,它止痒更快,持续时间更长、更有效,而且对头颈部等外露部位的皮损清除率更高,”张春雷教授表示,“很高兴临床涌现更多创新靶向治疗的药物,这将为我国AD中重度患者带来新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创新药物对瘙痒和皮损症状的改善可以让他们的心智发育朝着正向发展,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实现自己的升学目标,同时减少社交恐惧、对容貌树立自信心,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大家庭。”
“在过去,我们在临床上看到很多AD患者苦于没有前沿疗法而‘弃疗’,现在创新靶向药物的到来,可以切切实实地帮助这些患者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但我们也充分认识到目前对创新药有支付能力的患者还非常有限,"李承新教授补充道,“希望未来通过多方的协作,能够尽早将特应性皮炎口服创新药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纳入到医保体系,让广大老百姓受益。”
- CAMA 2025中国广告营销大奖终审会暨东阿阿胶主题研讨会举行
- 泰康口腔沈刚教授连续三年荣登"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并首登双榜单
- 医学界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共筑专业医疗生态新未来
- 2025北京生命科学创新大会圆满举办:全链条赋能创新,政产学研医资共绘健康新篇
- 2025BIOCHINA华南生物产业大会将于10月10-11日在广州召开,汇湾区之力,聚产...
- 河北省举办基层兽医培训,勃林格殷格翰持续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 阿尔茨海默病领域顶刊中文版第一期正式发布,26位中国认知领域主流专家共同推进AD诊疗发展
- 同类第一潜力 维立志博自免创新药LBL-047在美国获批临床
- 2025“幸福相伴 自由人生”豪森昕福患者关爱公益项目官宣
- 七统一首次亮相,养固健中草药种植管理模式完成重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