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10人学中医1人就业 大医院难进大城市难留
http://www.qm120.com2008-06-18 09:22:21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高考成绩即将公布,考生和家长们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如何选专业、填志愿,而就业前景的好坏自然成了重要的参考指标。近期有人抛出“中医毕业生只有10%低就业率”的论断,令一些本来对医科、特别是中医颇有兴趣的考生和家长心里多了一份疑虑:上不上医学院、报不报中医专业?
为了解开考生和家长心中的疑虑,记者展开了调查。
结果发现,中医院校毕业生普遍就业率不少都超过90%甚至更高,其“揾食艰难”的程度并不甚于其他普通专业,但毕业后想留在大城市、进大医院的确不容易。
广州某中学高三学生曾强自小看惯名老中医给爷爷治病,对中医颇有好感,他本有意报考南方一家中医学院,但看到网上一则“全国范围内,中医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只有10%”的帖子后,他和爸妈开始犹豫:如果出来工作这么难找,到底还上不上医学院、报不报考中医呢?为解开考生和家长心中的疑虑,记者走进广州中医药大学,随机拦下几个学生做调查,其中恰好有面临毕业的学生,他们对“10%就业率”一说反应十分强烈——
“揾食艰难?现在大学毕业生那么多,大家都一样啦!但只有10%就业率,岂不是10个有9个找不到工作?没那么离谱吧。”
“我只读到本科,但我向父母保证,养活自己绝对没问题!”
“这年头,大学毕业想找份好工作都不易,只拿中医说事不地道。”
记者向一些老师求证,他们一个个表情愕然,说:“这不可能是真的。”有的甚至驳斥“太离谱了”“要是就业率这么低,中医院校早关门了”!
而据一些中医院校公布的数据,不少就业率都超过90%:如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1.79%;而河南中医学院2006年的就业率则达到91.32%,包括继续深造的学生在内,有80%以上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基层医院月入七百
举债三个月终辞职
“其实,我们是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小罗2007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毕业。去年找工作,她在各种招聘会上饱尝了“屡败屡战”的滋味:“要中医毕业生的医院实在太少了,本科生留在大城市从医基本无望。”最后,她选择去了阳江某医院,但700元的月薪实在入不敷出。
“收入低倒还在其次,基层医院小,没有多少人才,也没轮科制度,学不到东西。”连续3个月向朋友举债后,小罗辞职了。如今,她在深圳一家体检中心做着“不太用脑”的销售工作,往日所学基本派不上用场。虽然心理落差很大,但她还是希望考了医师执业资格后,有一天能回去当个女郎中,“毕竟付出了5年的艰辛,也花了父母几万元,就这么放弃不甘心;再说学医不当医生,终归不是正路。”
“中国人自古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小罗说,“副总理在退休后都选择了研究中医,对中医的未来仍然看好。”
大城市难留
大医院难进
据一名有幸进入广州某中医院的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届毕业生透露:在当年跟他一起毕业的同班近200名同学中,有1/3选择考研,1/3进入医药销售、保健或美容行业,仅1/3当上医师。进大医院工作的是凤毛麟角。
上月省教育厅公布数据显示,在12类学科中,2006年、2007年医学都在第11位,由于军事学近两年在广东不招生,意味着医学排在倒数第一。以2007年统计来说,其他学科大类的就业率都接近96%,医学为91%左右。但去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就业率在97%左右,比其他学科的平均就业率高1%。
解读中医毕业生就业难在哪?
客观地讲,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大背景下,中医自身的某些专业特点也制约了毕业生的“销路”:
1.越老越值钱,老中医“退而不休”。“这几年全国32所中医院校几乎都在扩招,每年加起来至少有三四万毕业生出炉。而中医院数量有限,毕业生自然逐年"滞销"。”广州中医药大学一位教授指出,不像营销或IT等其他人才流动性大的行业,医师是一个十分稳定的职业,不会经常“跳槽”,而中医院人员更替的周期则更长。
“中医是"越老越值钱",院方都希望老专家们"退而不休",对他们返聘重用。”该教授说,一家大型的中医院即使每年退休二三十个老医师,但空出来的位子肯定优先考虑临床经验丰富的高职称者和学科带头人,刚毕业缺乏临床经验的新手自然只能靠边站。
2.“中医不精,西医不通”两头不讨好?现在中医院校的学生普遍也要学点西医知识,不少学校还办有中西医结合专业,本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学生出路更广。但在一些用人单位眼里,“中医不精,西医不通”反倒成了这类学生求职的“软肋”。医院抱怨,不少中医毕业生不能马上派上用场,而西医院校的学生所学的东西都“标准化”,很快就能承担起基本的诊疗工作。
3.不愿学老中医从基层干起。同样是招人,广州某中医院今年招20名应届毕业生,收到硕士的简历起码两三千份;而粤西某县中医院连续几年却招不到一个硕士生,本科生也常留不住。某中医药大学一位老师说:“许多老中医二三十年前也是从基层干起的。但一提这些,学生就会笑我又翻老皇历。”
“许多学生常问,毕业后不能当医生还能干什么?”该老师说,由于就业视野狭窄,他们错失了像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保健类的好职位,另外,医药营销、保险等行业其实也很缺人。
专家中医毕业生出路在基层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肖鲁伟指出:“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社区医院、乡村医院,中医专业的毕业生在基层有着非常光明和广阔的就业空间。”特别是随着养生保健治未病等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路会越走越宽。建议考生也应将眼光放长远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报考医科特别是中医仍将大有前途。
- 麦芽口腔10周年:累计种植牙突破60万例,以技术积淀领跑大湾区
- 2025 Veeva 中国研发及质量峰会全新升级推出新一代创新云产品 以数字化底座加速...
- Alnylam Pharmaceuticals加入基因组发现联盟,扩展多元化临床基因组数据...
- 首个头对头真实世界研究显示:Ozempic®相较于度拉糖肽可使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风险降低...
- 【开幕倒计时】CPHI思享会全日程首发,60+行业大咖 X 1200+专业观众,10月沪上...
- 《促进牙周健康中国专家建议》正式发布 科赴中国支持权威机构提升口腔健康认知
- 罗克韦尔自动化赋能斐缦生物打造活性胶原蛋白"智"造新范式
- 信达生物合作伙伴 Ollin 公布眼科双抗IBI324(抗VEGF/ANG-2双特异性抗体...
- 卫材中国与帝斯曼-芬美意达成独家战略合作
- 沈刚教授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并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
Alnylam Pharmaceuticals加入基因组发现联盟,扩展多元化临床基因组数据...
麦芽口腔10周年:累计种植牙突破60万例,以技术积淀领跑大湾区
多方倡议设立甲状腺癌防治日︱破除"懒癌"误区,推动精准诊治
卫材中国与帝斯曼-芬美意达成独家战略合作
《促进牙周健康中国专家建议》正式发布 科赴中国支持权威机构提升口腔健康认知
2025 IMS|驯鹿生物重磅发布CAR-T产品福可苏®治疗多发性骨髓瘤3年随访数据,实现...
迈威生物、英矽智能、皓元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高效推进 ADC 药物的创新和开发
投资未来:Education Cannot Wait惠及全球1400万身处危机中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