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站遇冷居民不信任医疗资源不均衡
http://www.qm120.com2007-01-26 09:54:59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河南郑州近段时间患感冒的人数激增。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医院和社区卫生站,发现两方的“生意”是“冰火两重天”。
在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门外的椅子上坐满了等候的家长和孩子。“我们住在南三环,特地‘打的’过来的。
”带孩子来看感冒的甘女士等了快一个小时还没轮上看病,“我特意挂了个专家号,没想到人还是这么多。”郑州市儿童医院党办的一位负责人说:“我们医院已经连续一周日输液人数超过600,都是来看感冒的,除了24小时急诊,专家门诊每天要一直开到晚上10点半。”
位于淮北街上的一家社区卫生站则显得冷清许多。“每天来看病的也就一二十人。”该卫生站的陈惠霞护士长显得很无奈,“个体黑门诊比我们收费低,医院比我们技术好。”对于每天三五个人的就诊量,人民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梁大夫好像已经木然。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再次凸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生存困境。
不仅仅是郑州,全国都处在感冒高发期。国家一直提倡“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按说现在应该是社区卫生站“大显身手”的时候,此时社区卫生站的“沉默”让不少人感到忧虑。“对社区卫生站的技术力量,居民不放心。”正在郑州市五院看感冒的李女士说,“虽然大医院贵点,离家远点,但专家看病心里踏实,费用和疗效比起来,大家还是愿意选择后者。”
调查中,就医环境不如意、医疗设施不齐全、不能刷卡看病,都成了市民“否决”社区卫生站的理由。事实上,也有不少群众对社区卫生站缺乏了解。在郑州市淮北街,记者随机采访了5个路人,其中两人不知道社区卫生站,两人从来不曾进过社区卫生站。
谈到社区卫生站的艰难处境,郑州大学三附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刘随成说:“现在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而大城市80%的医疗资源又集中在大医院。不要说社区卫生站,就连一些市级医院的生存也是很困难的。”他认为,医疗资源的均衡问题需要解决。
记者了解到,国家出台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和措施,郑州已经开始培训全科医生、护士,并将以人均不低于10元的标准投资社区卫生事业,郑州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许很快会熬过“这个冬天”。
- 2025诺贝尔年度论坛 | 景杰生物科学顾问赵英明受邀赴瑞典参会并发表演讲
- 全球首个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进展的创新药 特瑞可在华获批
- 蔡司苏州研发制造基地一周年 高端显微镜首产下线引领本土智造
- 卫材将展示莱博雷生和新型食欲素受体激动剂E2086的最新数据
- 巴基斯坦首款 | 迈威生物地舒单抗注射液海外首次获得上市许可
- "瑜"她共护暖"巢" 女性卵巢关爱主题活动在沪举办,共绘女性健康新愿景
- 复宏汉霖乳腺癌布局再添力将,复妥宁®全国各地首张处方落地
- 卫材中国携手人民日报亮相中国医师节助力神经领域健康科普
- 云南白药 X 富勒科技,构建集团化、数智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 转动向前,绽放光芒:2025国际脊髓损伤日全国行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