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接受试管婴儿技术的夫妇必须是合法夫妻,且仅限于治疗因特定不孕不育问题而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怀孕的夫妇。

试管婴儿夜针的作用与意义

发表于 2024-10-11

在试管婴儿的促排后期,医生会观察到泡已经接近成熟,这时便会通知护士准备进行下一步操作,安排患者注射所谓的“夜针”。然而,对于初次接触试管婴儿助怀孕的患者来说,听到“打夜针”这个词时,可能完全不清楚其含义。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夜针”的神秘面纱。

在试管婴儿助怀孕过程中,当泡生长到一定阶段,我们需要使用一种特殊药物来促进其终成熟,这一步被称为“打夜针”,也是促排后的关键环节。

那么,什么是夜针呢?

由于通常在上午进行,而子在注射药物后大约35-36小时左右成熟,因此夜针通常安排在前两天的晚上注射,因此得名“夜针”。注射的药物是绒促素(HCG)或短效促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为什么要打夜针呢?

因为子被丘细胞裹并附着在泡壁上,“夜针”的作用就是促使子成熟,使丘细胞松散,从而让子更容易从泡壁脱落,便于。简而言之,夜针的目的就是促进子成熟和脱落。

夜针何时注射呢?

夜针通常在前两天的晚上注射,但具体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如自然周期或微刺激周期)而有所不同,有时可能会在当日的中午或下午注射。无论何时,都必须严格按照医嘱的时间用药,否则可能会影响结果,比如子不成熟等。

注射时间过晚,与时间间隔不足,可能导致泡未成熟,即丘细胞尚未松散,子不易脱落,可能无法取到。而注射时间过早,与时间间隔过长,则可能导致部分泡自发排出,同样无法取到。

因此,夜针的时间安排至关重要,必须准时注射,切勿随意更改具体时间。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泡大小、激素水平、促排方案、受孕方式以及其他因素来确定夜针的时间。

为什么每个人打夜针的剂量不同呢?

夜针的注射剂量也不尽相同,常用的绒促素剂量在4000-10000IU之间,剂量通常根据泡数量、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决定。

由于绒促素不仅促使泡成熟,还与巢过度刺激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巢过度刺激风险较高的患者,注射剂量需要减少。总之,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使用的药物及剂量也有所区。

经过以上试管婴儿的相关介绍,相信您对此已经有了相关了解,如有其他疑问,可点击客服,将会有资讯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