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都是疾病人可以结婚吗?双方都有疾病还能要孩子吗?
关于您的问题,需要区分“病人”这个宽泛的概念和具体的疾病情况。法律和社会观念通常不会因为一方或双方患有疾病而禁止结婚。关键在于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对婚姻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1. 双方都是“病人”,可以结婚吗?
- 法律层面: 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法律没有规定禁止患有疾病的人结婚。婚姻自由是基本人权。只要双方达到法定婚龄(例如中国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且没有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形(如重婚、近亲、未达到法定婚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但这通常指严重传染病如艾滋病在发病期且传染性强,或可能遗传给子女且子女患病的严重遗传病),就可以登记结婚。
- 医学层面: 医生可能会从健康角度建议或提醒潜在配偶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一方患有可能影响生活、生育或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时。但这并非禁止结婚的依据。
- 社会层面: 社会观念是多元的。虽然有些人可能对与病人结婚持有偏见,但这不应成为判断是否可以结婚的标准。重要的是双方的感情基础、相互理解、支持和共同面对生活的意愿。
结论: 只要符合法定结婚条件,双方都是病人通常可以结婚。疾病本身不是法律禁止结婚的理由。
2. 双方都有疾病,还能要孩子吗?
能否要孩子,同样取决于具体的疾病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是否能够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和风险。
- 健康评估: 双方都患有疾病,需要接受专业的医学评估。
- 疾病性质: 某些疾病(如某些传染病在急性期、精神疾病未受控制、严重遗传病、某些慢性病晚期等)可能会对怀孕、分娩过程以及孩子的健康和发育构成严重威胁,或者会显著增加孕期并发症和产后恢复的难度。
- 治疗影响: 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如化疗、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或对胎儿造成风险。
- 身体承受能力: 双方是否都有足够的身体和精神精力来抚养一个孩子,尤其是在自身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下。
- 医学建议: 医生会根据双方的具体病情,评估生育的风险,并提供专业的建议。这可能包括:
- 建议暂缓生育,先控制好病情。
- 建议在特定条件下(如使用保护措施、在特定时间怀孕)生育。
- 建议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后代患病的风险。
- 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建议不宜生育。
- 共同意愿与准备: 要孩子不仅是生理问题,更是重大的生活决策。双方需要充分沟通,考虑清楚是否愿意承担养育患病父母的孩子的压力和风险,以及家庭和社会可能面临的经济、精力等方面的挑战。是否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也很重要。
- 法律层面: 法律保护公民的生育权,但同时也要求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意愿。如果因疾病导致无法履行抚养义务,可能会面临法律上的困境(如孩子的监护权、抚养费等问题)。
结论: 双方都有疾病是否能要孩子,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由双方共同咨询医生(比较好是妇产科、儿科和双方各自疾病的专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生育的具体风险和后果,并在充分沟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健康是生育的基础,必须将孩子和自己未来的健康放在首位。
总而言之,婚姻和生育是非常个人化的决定。无论是否有疾病,最重要的都是双方的爱、理解、沟通、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共同规划。在涉及健康问题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