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抱歉听到您在赴泰国试管婴儿过程中遇到了被骗的经历。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且复杂的问题,许多家庭都可能因此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
虽然我无法获取您个人经历的细节,但我可以基于行业内被广泛报道和揭露的一些“赴泰试管婴儿骗局”模式,来概述一些常见的骗局手法和需要注意的风险点。这或许能帮助您梳理经历,或为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家庭提供警示。
常见的赴泰国试管婴儿骗局类型揭露:
虚假医疗机构/专家诱导:
- 手法: 骗子设立外观光鲜、宣传过度、甚至伪造资质的“试管婴儿中心”或“辅助生殖医院”。他们可能通过社交媒体、广告、甚至与国内不正规医院勾结,利用高额成功率的虚假承诺、名人代言、感人故事等吸引患者。
- 欺骗点: 利用患者对生育的渴望和对医疗知识的不了解,承诺不切实际的成功率、低廉的费用或不需符合泰国严格的医学指征即可进行。实际上,这些机构可能根本不具备合法执业资格,医生可能是“水货”医生或根本不是医生。
过度医疗与高额收费:
- 手法: 一旦患者被诱导,骗子会通过各种理由(如“需要特殊药物”、“需要多次促排”、“胚胎有问题需要特殊培养”)不断增加检查项目、用药和手术次数,导致总费用远超最初的承诺。
- 欺骗点: 利用患者急于求成的心态,制造焦虑,让患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自愿”接受昂贵的、可能并不必要的治疗。费用往往包含大量水分或由多个“小机构”重复收费。
伪造医疗文书与结果:
- 手法: 在治疗过程中或结束后,提供伪造的检查报告、影像资料、胚胎报告等,显示“成功”或达到预期效果,诱导患者支付后续的高额费用(如移植费、冷冻费)或进行虚假的后续治疗。
- 欺骗点: 精心伪造文件,使其看起来非常“专业”,让缺乏医学常识的患者难以分辨真伪。
合同陷阱与权责不清:
- 手法: 签订的合同条款模糊不清,对成功率、费用明细、医疗风险、退款条件(如有)等缺乏明确界定。尤其对于“试管”、“包怀孕”的承诺,往往在合同中用“尽力”、“可能”等词语规避责任。
- 欺骗点: 让患者在合同签署时处于不利地位,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追究骗子的责任或要求退款。
利用情感与信息不对称:
- 手法: 骗子或其代理(如“顾问”)会与患者建立高度的情感连接,扮演“知心人”的角色,不断施压、恐吓(如“再不怀孕孩子就长大了”),利用患者的绝望和信任感进行欺诈。
- 欺骗点: 情感绑架,让患者失去理性判断能力,更容易被说服支付不合理费用或接受不实的承诺。
非法试管(Surrogacy)骗局:
- 手法: 这是最复杂也风险最高的骗局之一。骗子可能承诺提供合法、安全的试管服务,但实际上可能涉及非法的“买卖婴儿”、剥削试管母亲、法律纠纷、孩子国籍身份认定等问题。泰国法律对试管有严格限制,所谓的“试管机构”往往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完全非法。
- 欺骗点: 利用“有孩家庭”的迫切需求,提供看似美好的解决方案,却隐藏着巨大的法律、伦理和人身风险。
如果您或您的亲友不幸遭遇此类骗局,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 保持冷静,收集证据: 收集所有与骗子相关的沟通记录(微信、短信、邮件)、付款凭证(银行转账记录、支付平台记录)、合同文件、宣传资料、虚假的医疗报告等。
- 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尽快咨询熟悉国际法律和跨境案件的中国律师,了解在您所在地和泰国法律框架下,追讨损失的可能性。
- 向有关部门举报: 向中国的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所有证据。同时,如果可能,也可以向泰国的相关监管机构(如医疗委员会 Medical Council of Thailand)或消费者保护机构投诉。
- 寻求心理支持: 经历诈骗后,身心会受到巨大打击,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非常重要。
- 警惕警示他人: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您的经历(在不泄露过多隐私的前提下)分享出来,提醒其他有相似需求的人提高警惕。
给计划赴泰做试管婴儿的家庭的建议:
- 选择正规渠道: 务必选择在泰国合法注册、有良好声誉和资质的医院。可以通过泰国医疗委员会官网核实医院和医生资质。避免仅通过社交媒体或非官方医院联系。
- 多方核实信息: 不要轻信单一来源的宣传。多查阅医院官网、第三方评价平台(注意甄别虚假评价)、专业论坛等。如果可能,联系医院官方客服进行核实。
- 了解法律与流程: 充分了解泰国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法律规定,特别是关于试管的严格限制。明确整个治疗流程、检查项目、可能的并发症及风险。
- 理性评估费用: 不要被过低的价格或“超低成功率”诱惑。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警惕合同中模糊不清的条款。咨询多个医院,进行比较。
- 警惕过度承诺: 任何医疗机构或个人如果承诺“100%成功”、“保证怀孕”等,都要高度警惕,这往往是骗局的信号。辅助生殖技术本身就有不确定性。
- 切勿私下交易: 所有治疗和付款都应在正规医院通过官方渠道进行,避免私下给个人转账,以防资金无法追回。
- 保持理性,切勿病急乱投医: 在做出决定前,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咨询,不要在极度焦虑和渴望下仓促行事。
希望这些信息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请务必保重,并考虑寻求专业的法律和心理支持来应对当前的困境。